概述
《灵枢·官能》:“是故上工之取气,乃救其萌芽;下工守其已成,因败其形。是故工之用针也,知气之所在,而守其门户,明于调气,补泻所在,徐疾之意,所取之处。泻必用员,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出,伸而迎之,遥大其穴,气出乃疾。”
“切而转之”是在气至病所的基础上,施行捻转施针,从文章中可以看出《内经》对补泻手法描述中,“切而转之”“伸而迎之”“微旋而徐推之”为对操作的具体描述,其中“微旋”之“微”、“徐推”之“徐”是对幅度和时间长短的形容,“转”“推”“伸”则是对针刺过程中力度的具体形容,它们都含有力量的成分。可见力度在《内经》补泻手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往往又被大多数人忽视和误解。现代针刺手法研究中以朱氏提出的解释较具有代表性,认为“轻刺激为补法,重刺激为泻法。对轻刺激的定义为力量轻、幅度小、频率少,对重刺激的定义为力量大、幅度大、频率快”。但这种提法的准确性有待验证。
(一)“切而转之”与“捻转补写法”
后世诸多医家认为《内经》“切而转之”是对补泄手法的描述,并逐步演化为今天的“捻转补泻法”。捻转补泻,主要是根据针体在穴位内捻转的方向、用力的轻重来区分补泻的手法。
将捻转法从针刺的基本动作发展为独立的补泻手法,大约肇始于金元时代,元·窦汉卿《针经指南·气血问答》说:“以大指次指相合,大指往上进,谓之左;大指往下退,谓之右。”指出以拇指捻针为标准,其作用力向前进令针左转,或者向后退令针右转,用以区分针刺补泻。《针灸大成》认为:“左转从阳,能行诸阳;右转从阴,能行诸阴。”是其作用原理。
1、操作方法
针刺后在针下得气的基础上,以大指和食指末节的指腹部来回转针,有进有退,从用力轻重、左捻或右捻为主的不同手法而区分补泻。也可配合捻转针的次数多少,即九六补泻等法。
(1)补法:针刺得气后,在针下得气处小幅度捻转,拇指向前左转时用力重,指力沉重向下;拇指向后右转还原时用力轻,反复操作。
(2)泻法:针刺得气后,在针下得气处小幅度捻转,拇指向后右转时用力重,指力浮起向上;拇指向前左转还原时用力轻,反复操作。
2、临床应用
捻转补法用于虚证,捻转泻法用于实证。临床上常用于四肢部腧穴,尤其在欲使针感沿一定方向传导时,具有较好的行气、催气作用。守气时运用之,也可使针感保持连续不断。
3、注意事项
(1)在运用捻转补泻手法时,须注意针体的还原。如将针一味地向一个方向捻动,有进无退,或捻转角度过大,速度、频率过大等,均易使针体为肌肉纤维缠绕,引起滞针或疼痛等,增加病人的痛苦。故无论补与泻都需注意指力的大小适宜,速度的缓急均匀,做到一补一还原,一泻一还原,使针始终保持捻转的自如。
(2)捻转补泻应与捻转法区分开来。捻转法,要求针体在穴位内转动,其角度、频率在捻转的往返过程中是一致的。捻转补泻法则不同,在捻转的往返过程中,补法时左转用力重,泻法时右转用力重。
(二)关于“切而转之”的另种释义
“捻转补泻”法为当代针灸学中常用补、泻手法之一,认为该法源于《灵枢·官能》“切而转之”和“微旋而徐推之”。经核对经文中确有该处论述,但原文为“泻必用员,切而转之……伸而迎之……;补必用方……微旋而徐推之……”。这段经文是论述对“得气”进行补、泻的具体方法,而不是“直接补虚证、泻实证”的方法。其具体方法是在针刺“得气”后如程度太强,病人不能忍受,可选用“切而转之……迎而伸之”的方法,是“得气”减弱称泻。如“得气”后强度太弱不满意,可选用“微旋而徐推之”方法,使“得气”增强称补。
其他
1、曹洪欣,刘保延总主编,李剑,曾召主编.《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治则治法与针灸学》: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年
2、陆寿康.《刺法灸法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
3、焦顺发著.《针经》:北京金盾出版社,2013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