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手部穴位刺激的突出优点是方便易行,行走坐卧,任何场合皆可随时按摩或针刺。手针疗法,是指针刺手部的特定区域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属于中国微针疗法之一。微针疗法包括头针、眼针、面针、耳针、鼻针、人中针、口针、舌针、胸针、颈针、腹针、背俞针、夹脊针、手针、足针、腕踝针、尺肤针和第二掌骨侧针等。手针疗法方法简单,疗效可靠,作用迅速,适应证广泛。
临床操作时,用短毫针在选定的部位上,快速进针,但不可刺伤骨膜,给予中强刺激后,留针5~15分钟,并可加用电针。
(一)手针疗法的理论
1、解剖学的理论
手由骨、关节、肌、韧带、腱鞘、血管、淋巴、神经、深浅筋膜和皮肤组成。其中动脉供应非常丰富,有掌浅弓和掌深弓,及其伴行的静脉,血管间有丰富的吻合。手部的神经有正中神经、桡神经和尺神经的分支,含有运动(躯体、内脏)纤维成分和感觉(躯体、内脏)纤维成分。手掌的皮肤较厚坚韧,无毛囊,无皮脂腺,但有丰富的汗腺。手背皮肤薄而柔软,富有弹性,有毛和皮脂腺。皮下肌肉与脂肪较少,骨质较多,双手拥有极为丰富的神经末梢,感觉非常灵敏,手部受到针刺后,人体能够对此刺激发生反应。
2、传统经络的理论
人体手部经络穴位丰富,既有六条经脉(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的穴位,又有众多经外奇穴,因此手穴能治疗全身疾病。人体各脏腑器官的功能信息通过经络汇集反应到手,使成为反映全身健康状况的地方。
3、生物全息理论(全息生物学)
机体的所有器官在手部某个特定的部分上有着各自的投影区(反射区),这样的投影区叫做全息胚。从反射区上可以得知相应的脏器的健康状况,对此进行按摩或刺激,就可以起到保健和治疗的作用。或者说是把内部组织器官缩影投射于手上,即全息反应区,这些区域或大或小,随后提出了手掌侧和背侧诸多的反射区和反应点(感应点)来传布全身的信息,以及第二掌骨侧和第五掌骨侧对应着的身体全息穴位。通过反应区刺激,可以对相应脏腑进行调整,即可保健,又可治疗。根据情况,各取所需要的部位进行保健或者治疗。在此理论的指导下,各学者提出的手部反射区域图差异较大。
(二)手针疗法的发展过程
手的穴位分布广泛,是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总结发现出来的。手的穴位分为经穴、经外奇穴和近年来人们发现的某些以病症命名的感应点、反应区和新针穴位等。手穴针刺与全身其他部位的针刺疗法相同,就是用银针或不锈钢制成的细针(毫针)在手部穴位上进行一定的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刺手部经穴可以治疗身体某些部位的疾病最早流传于民间,20世纪70年代我国医务人员在针刺手部经穴可以治疗身体其他部位疾病的启发下,以经络学说为基础,在手部又发现了不少新穴位,此基础上发展形成了手针疗法。
(三)手针疗法的治疗方法
1、选穴
按疾病的相应部位取穴,按中医理论选穴和对症选穴。以上三种取穴方法可单独应用,也可配合应用,临床上以配合应用者较多。一般左侧有病,取右侧穴位;右侧有病,取左侧穴位;取双侧穴位或者在压痛明显处取穴,并作标记。
2、针刺
术者用右手的拇、食二指,或拇、食、中三指夹持针柄,左手使患者被刺手处于相对舒适位,充分暴露针刺穴,然后在标记处进针。进针可以直刺、斜刺、横刺、透刺、点刺,一般深度为1分到1寸不等。针刺后的手法主要有提插法、捻转法、刮针法和震颤法等。
另外注意针后感染、防止晕针以及晕针后的及时处理。
(四)手针疗法的临床实践
手针治疗,适应证较广,疗程长短不一,对一些常见病手针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凡针灸疗法能治疗的病症均可采用手针治疗,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最大不良反应为晕针,同时注意严格消毒,避免发生感染。内科常见病:感冒、支气管哮喘、急性咽喉炎等,高血压、冠心病、心率失常、低血压、晕厥、雷诺氏病等,呃逆(打嗝)、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肠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腹泻、便秘、胃痛等,尿潴留、遗精阳痿等,偏瘫、面神经麻痹、神经衰弱、神经分裂症、癔病、坐骨神经痛、臂上皮神经炎、急性球后视神经炎、头痛等,疟疾、汗证等;伤科及皮肤科常见病:落枕、腰背扭伤、闪腰岔气、肩关节周围炎、腕关节劳损、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腱鞘囊肿、踝关节扭伤等,灰指甲、丹毒等;妇科常见病:痛经、子宫收缩乏力、乳腺炎、产后身痛等;儿科常见病:百日咳、急性扁桃体炎、小儿肺炎、小儿暑热证、小儿低热、疳积、小儿厌食症、小儿惊厥、夜啼、小儿遗尿、小儿尿频等;五官科常见病:近视眼、慢性鼻炎、鼻衄、耳痛、口腔炎、下颌关节脱臼、牙痛等。
(五)手针疗法的前景
手针疗法中涉及到很多交叉学科的知识,比如解剖学知识和生理学知识等等。由于无副作用(极个别者晕针),正在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手针疗法的特点是一穴治一病,伸出手来就可以治疗,治疗中应注意人体的体质各有不同,穴位的位置亦有差异。有无疗效,一针就知道了。
其他
1、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张志斌、区永欣、邓铁涛、欧明.《中医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
2、陈杰,牛松青,王伟,李溪,彭东,手针疗法的进展,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0年06月,第31卷,162-163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