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阳病辩证_少阳病辩证介绍|

xuanhujiaoyu

少阳病辩证

六经辨证之一,中医诊断学术语。是指外感伤寒病过程中由于邪犯少阳胆腑,机枢失运,经气不利所表现的证候,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我、脉弦为辨证要点。本证之邪既不完全在表,又未完全入里,而是邪居半表半里,故又称半表半里证。

名称

少阳病辩证

出处

《伤寒论》
目录

概述

概念
六经辨证之一,中医诊断学术语。是指外感伤寒病过程中由于邪犯少阳胆腑,机枢失运,经气不利所表现的证候,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我、脉弦为辨证要点。本证之邪既不完全在表,又未完全入里,而是邪居半表半里,故又称半表半里证。
解读
六经辨证是张仲景在《内经》六经的基础上,结合外感病传变情况总结出来的六个辨证纲领,亦即外感病过程六个深浅阶段的综合证候,即太阳病辨证、阳明病辨证、少阳病辨证、太阴病辨证、少阴病辨证与厥阴病辨证。六经彼此间是互相联系的,可以合病、并病、两感和互相传变,不能截然分开。
少阳病辨证的要点有:
主症: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次症:耳聋,目赤,或胸中烦而不呕,口渴;或腹中痈;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
舌脉:舌淡红或舌尖红,苔白,脉弦或弦细。
应用领域
(一)少阳病本证的辨证
1.正邪分争证
由太阳病传变向来,其病机特点是正邪分争,有时邪气盛而症进,有时正气盛而邪退,多次反复。本证又称为小柴胡汤证。
主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临床表现:往来寒热(先恶寒,后发热不恶寒,再汗出热稍退或退尽,过一段时间又这样发作),胸胁胀满或疼痛,恶心呕吐,胃纳差,心烦不安,舌偏红,苔多薄腻,或黄或白,多见弦脉。
2.少阳经热证
为热邪直接侵犯足少阳胆经以及胆腑等处所致。
主证:发热。头痛,耳聋,口苦,咽干,目眩。
临床表现:发热不恶寒,头痛多在两太阳穴或两侧,耳聋如塞,口苦,咽干,目眩,目赤,胸闷心烦,脉弦细,舌偏红苔薄黄。
(二)少阳病变证的辨证
1.少阳热利证
是—种不典型的热性下利。本证既无太阳表证,又无阳明里实证,更无典型的少阳病见证,但从六经辨证分析,基本上仍属于少阳病范畴,因此列为少阳变证。如从辨病诊断,属于痢疾病范围。
主证:发热不恶寒,腹痛,下利,脉弦细数。
临床表现:本证开始即无明显的太阳表证,就出现发热不恶寒,或伴头痛,或偶有轻微恶寒,腹痛阵作,下利次数,大便量少,夹有粘液,—般不夹血便,无明显里急后重。口渴,口苦,或有恶心,呕吐,舌红、苔薄黄少津,脉弦细数。
2.少阳发黄证
本证原湿热为患,故发热起伏,缠绵难愈。有时微恶寒乃正邪分争之象。因病位在少阳胆经与胆腑、故热扰而胆汁外溢,出现黄疽,且可出现胁痛或向少阳经循行部位放射。
主证:黄疸,反复发热,胁胀痛,痛引项背,不能食而呕。
临床表现:反复发热,多日不退,有微恶寒,有时但热不寒,胸胁胀痛,时轻时重,痛甚拒按,痛引项背,黄疸,不欲进食,进食恶心,甚则呕吐,小便色深(黄),量少。舌偏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