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内经》依据药食气味的厚薄及其功效性能进行阴阳属性的划分:一是气味分阴阳,气属阳,味属阴。以气味厚薄复分阴阳,则气厚为阳中之阳,具有发热的功效,气薄为阳中之阴,具有发散的功效;味厚为阴中之阴,具有泄下的功效,味薄为阴中之阳,具有通利的功效。二是以味分阴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药食气味性能理论对临床选药组方有重要指导意义。金·张元素在《医学启源·用药法象》中将药物分为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五类,其文曰:“气之厚者,阳中之阳,气厚则发热,辛甘温热是也。”“味之厚者,阴中之阴,味厚则泄,酸苦咸寒是也。”系对《内经》这一理论的发挥。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中的用方也体现了这一经旨,如桂枝汤之辛甘发散,承气汤之味厚泄下。要正确把握药食气味对人体作用的利弊,药性气味温和者可以补益精气,药性气味峻烈者则易耗伤精气,用药应掌握法度,使用恰当,药食气味能协调阴阳,补益精气,但使用太过,则药食气味翻能损伤阴阳。
其他
2.翟双庆.《内经选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