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_血介绍|

xuanhujiaoyu

血即血液,指行于脉中、循环流注于全身,具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若某种原因导致血液在脉中运行迟缓涩滞、停积不行,则称为瘀血;若外伤等原因导致血液逸出脉外而出血,则称为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出或消散则会成为瘀血。

名称

英文名称

blood

应用学科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

出处

《黄帝内经》

概述

概念

血即血液,指行于脉中、循环流注于全身,具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若某种原因导致血液在脉中运行迟缓涩滞、停积不行,则称为瘀血;若外伤等原因导致血液逸出脉外而出血,则称为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出或消散则会成为瘀血。

生成来源

水谷精微和肾精是血液化生的基础物质。

1、水谷之精:水谷之精中的营气和津液进入脉道后,会变化成为红色的血液。

2、肾精:肾精化生血液,主要通过骨髓和肝脏的作用来实现。

相关脏腑

血液的化生和运行是在多个脏腑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1、血的生成:主要与脾胃有关。另外,肾肝、心肺也会影响血液的化生。

2、血的运行:血液的正常运行,与心、肺、肝、脾等脏密切相关。其中,心气推动、肺气宣降、肝气疏泄是推动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脾统血、肝藏血则是固摄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

血的功能

血液具有濡养和化神两大功能。

1、濡养作用:血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功能,这有助于维持全身各个部分的正常生理功能,并使面色、肌肉、皮肤、毛发、感觉和运动等方面正常。

2、化神作用:血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因此,血液充盛,则精神充沛、神志清晰、感觉灵敏、思维敏捷;血液亏耗,血行异常,则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情志方面的病证,如神疲、失眠、健忘、多梦、惊悸、烦躁,甚至神志恍惚等。

异常表现

异常症状

1、皮肤黏膜淡白:主要表现为颜面、眼睑、口唇、爪甲色淡白,并可伴有头晕眼花、心悸、失眠多梦、健忘、肢体麻木、经血量少等症状。

2、出血:主要表现为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等,可突然大量出现或长期反复发生。

3、肤色紫暗:主要表现为面色黧黑、唇甲青紫、肌肤甲错、皮下紫斑,以及舌质紫暗、紫斑、紫点,可能伴有腹露青筋、舌下络脉曲张等表现。

4、拘急冷痛:指腹部出现冷痛并伴随紧张、收缩的症状,可伴有形寒肢冷但得温则减、痛经等症状。

常见疾病

1、血虚证:是指血液亏虚,不能濡养脏腑、经络、组织,以面、睑、唇、舌色淡白,脉细为主要表现的证。可能是由于急慢性出血、久病重病、思虑过度、虫积肠道等,导致血液耗损过多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禀赋不足、脾胃运化功能减退、进食不足、瘀血阻络等,导致血液生化乏源造成的。

2、血脱证:是指血液亡脱,以面色苍白、心悸、脉微或芤为主要表现的证,又称脱血证。可能是由于大量失血导致血液突然耗失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长期失血,使血虚进一步发展,导致血液亡脱造成的。

3、血瘀证:是指瘀血内阻,以疼痛、肿块、出血、擦血色脉征为主要表现的证。可能是由于外伤、跌仆等原因造成体内出血,但未及时排出或消散,蓄积而成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气滞血行不畅,导致血脉瘀滞造成的;还可能是湿浊、痰浊、砂石等实邪阻塞脉络,导致血液运行受阻的结果。此外,气虚、阳虚推动无力,也可导致血瘀证。

4、血热证:是指火热炽盛,热迫血分,以出血与实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多因外感热邪、情志过极、过食辛辣燥热之品等,化热生火,侵扰血分所致。

5、血寒证:是指寒邪客于血脉,凝滞气机,血行不畅,以拘急冷痛、形寒、肤色紫暗为主要表现的实寒证。多因寒邪侵犯血脉,或阴寒内盛,凝滞脉络,导致血行不畅而引起。

就诊科室

患者应该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中医科进行辨证论治。

日常建议

总述

血被视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与脏腑功能、经络系统等紧密相关。因此,保证血液充足、正常运行十分重要,常用措施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以及保持情绪稳定等。

生活建议

主要为规律作息、劳逸结合、注意保暖以及适当按摩等。

1、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经常熬夜。

2、劳逸结合,避免长期过度劳累。

3、保持身体温暖,尽量避免寒凉,以防导致血液循环不畅。

4、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如足三里、三阴交等,来促进脏腑功能,帮助气血生化和运行。

饮食建议

适当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铁元素的食物,如猪肝、猪血、乌鸡、鸡蛋、菠菜、黑木耳、黑芝麻、虾等,以帮助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促进血液的生成。

运动建议

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以改善血液的生成、促进血液循环。

用药管理

如果存在血虚、血瘀等情况,则可以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根据证型采用合适的药物,如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等。

心理调理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或愤怒,以免影响气血运行。

其他

参考文献

[1]郑洪新.中医基础理论第十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90-93.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