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书背景
周于蕃,字岳夫,蒲圻(今属湖北)人,明代医家。通晓医理,尤善推拿按摩术。纂有《小儿推拿秘诀》(1612),以指代针治婴幼疾,甚为后世儿医赞赏,影响颇大。
内容简介
本书将明代流行于民间的推拿手法进行了记录和整理,主要记述了小儿推拿按摩的方法要领。包括小儿无病歌、小儿被惊歌、五脏六腑定证、看小儿面部、小儿变蒸说、小儿四症八候诀、小儿汗吐下诀等篇。除了讨论小儿推拿按摩手法,还涉及到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小儿诊断方法等,病后调理等多个方面。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
一、确立了手臂等推拿部位与脏腑的联系,以及脏腑病推治“本经”的原则。明代以前的著作,其中涉及小儿推拿的内容很少,有之,也是与膏摩并见,而单纯以推拿治病的方法则极为少见,也并未对手臂等推拿部位与脏腑的关系有所确定。本书从推拿实践中总结出了推拿部位与脏腑的对应关系,并且确定了脏腑疾病推治“本经”的原则。如“脾土有病食不进,推动脾土效必应”,“肺经有病咳嗽多,可把肺经久按摩”(《小儿推拿秘诀·看五脏六腑定诀歌》),而在这条原则之下,可以灵活运用中医脏象学说中有关脏腑的相互关系的理论,如运用脏象中“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金匮要略》)的理论,“肝经有病眼多闭,推动脾土病即退”,在治疗肝病时推拿脾土等。这种方法为辨证论治运用于小儿推拿治疗在理论方面打下了基础。
二、提出了小儿推拿应掌握渐进适应的原则。本书在“拏法”中说,“凡医人,入门见病者,如骤感而轻,可不必拿,若久感而沉重者,必须一拿以试之,然后便于用功”,推拿沉病久疾,需要时间长,应让患儿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此一原则的提出,对于后世小儿推拿的操作消除推拿可能带来的副面影响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确立了手法的分类及适应症。古无“推拿”之说,明代以前称为“按跷”、“跷摩”等,明代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仍然称为“按摩”,而本书首次将按摩的手法解析为“推法”与“拿法”,并将书冠以“小儿推拿”之名。书中对推法与拿法有较为明确的界定。“推者,医人以右手大指面,蘸汤水于其穴处,向前推也。故大肠曰推,心经曰推,肺经曰推,肾水曰推,板门向横文,横文向板门曰推……直其指而推,故曰推”(《小儿推拿秘诀·字诀·字解法》),“拏者,医人以两手指(或大指或各指)于病者应拏穴处或捏或掏或揉,皆谓之拏也”(同上)。由此可见,推法是以手指的指腹着力,贴皮而行,而拿法则是以手指尖着力的揉掏动作。这种分类首次将所谓按摩者,解析为“推”与“拿’两种不同手法,为后世进一步手法解析树立了榜样。不过,本书的拿法与后世不尽相同,“拿即揉掐类”(《小儿推拿秘诀·身中十二拿法》),含有后世按和掐法的内容,甚至“医将两手托着病者两手背,紧紧连指掌,一把拏住,扯傍两胯,一总尽力夹住者……取吐与灌汤药,俱用此法”(同上),将对小儿拿稳,以便于灌药也归属于拿法之内,显然是这种分类的粗疏之处
四、确立了推拿施术先后次序。《字解法》中说:“凡推法俱有次序,每病必先用面上取汗,喉中取呕法。次于手上分阴阳,次推三关,次六腑,次各应先推之指,如饮食先脾土,泄泻先大肠,伤风先肺经,而后次及八卦、横门、清天河之类,其应推之穴,尤要多推,不妨数百。”据此可知,有外感先以祛邪,汗法与吐法首先使用,因为祛邪务快,留一日则有一日之害;其次则分阴阳,如无表症,分阴阳则为当务之急。盖疾病之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推拿手法虽多,然其要则一:调平阴阳。具体分阴阳时以阳边为多或阴边为多,则须视疾病的性质而定。一般说来,阳症则多分阴边,阴症则多分阳边。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经取治”。
流传版本
校注整理
影响评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