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不详。校注刊刻者为程永培。程氏为清代医家,字瘦樵,元和(今江苏苏州)人。精喉科,以为咽喉诸症皆由火起,然火有虚实之分,虚者宜补虚降火,实者宜祛风痰、消热毒为治。校刊《六醴斋医书》十种,55卷(1794)。包括《褚氏遗书》《肘后备急方》《元和纪用经》《苏沈良方》《十药神书》《加减灵秘十八方》《韩氏医通》《痘疹传心录》《折肱漫录》《慎柔五书》等。
内容简介
一、兼收并蓄,执简驭繁
清代喉科,实际上包含了牙齿、唇舌及咽喉的病证,但特别详于后者。当时喉科病证的名目繁杂而不统一,有多至七十余种的称谓。本书将咽喉病证分为喉痹、喉风、喉痈、喉癣、喉丹、喉疳、喉菌、喉刺及喉闭等数种,而特别强调喉痹与喉风。
在“喉症图形针药秘传”、“喉症歌”及“喉症用药细条”(下称“细条”)中,对各种病证都分别有病因、病机、诊法和治法的阐述。但著者有所提要,就病因而论,喉证名目虽多,而要紧的是抓住一个“火”字,“咽喉总论”就是这样说的,“其症总归于火,盖少阴少阳,君相二火,其脉并络于咽喉,故往往为火症之所结聚”。清代喉科学者对喉科疾病多从肺胃立论,称咽喉为肺系,胃气直透喉咙。本书虽然偏重于君相火(即《内经》“一阴一阳结”)之说,但书中一些论述也可以窥见著者实在具有“咽喉为肺胃之候”的观点。如“细条”就注意到肺与阳明:“乳蛾有双、有单、有连珠”……,左属心,右属肺……,如大便不通,加枳壳、玄明粉,俟大便去后则症自痊。”其实,肺气从右而降,肝气从左而升,此升彼降,周而复始,肝与肺是息息相关的。“肺胃之候”也好,“一阴一阳结”也罢,都从病机方面说明了咽喉病多属火热为患这一真谛。
本书“通喉痹论”(下称“喉痹论”)揭示了喉证治疗的概要:“大要去风痰,解热去郁”。“喉痹论”对用药法则讲得颇为具体,“治宜辛散,佐以苦寒、咸寒:牛蒡子、山豆根、射干、黄连、黄柏、知母、玄参、童便、苏子、麦冬、贝母、甘草、犀角、山慈菇、桔梗、续随子。急治有针法、吹法……。”“咽喉药品”进一步列举了“主药”、“解毒”、“清热”……等十一法及常用药品。全书除重视清热解毒外,尚注意通利二便,而特别是通腑泄热,所谓:“凡喉症必俟大便去后,方可望痊;如大便闭结,不可轻许其愈。”
本书以《内经》的理论为基础,本尤氏(尤乘、尤仲如、尤存隐)的喉科精华为主,兼录沈慕溪、高忠宪、孙茂筠……等家经验,从喉科的病名、病因、病机乃至证治方面集各家之言,兼收并蓄,撮其要旨,聚而成篇。不同的学术观点,有时候在同一章节中并存,有时候前后互为补充、照应,但扼要、明确,并无杂乱无章之弊,反而有执简驭繁之便。
二、瞻前顾后,有备无患
著者在辨证时,面面俱到,防患于未然。“治法凡例”(下称“凡例”)以“生发”两端作为判断吉凶的纲要:“喉症有生发二端,凡生喉症者多活,发喉症者多死。所谓生者何?以渐而起者是也;发者何?即骤发者是也;……此喉症总纲紧切之语也。”在纲要指导下,仍有许多细节的斟酌,以防挂一漏万,如论:“凡伤寒后患连珠蛾及闭喉者不治,其症喉项强硬,目睛上视,……。”
“凡例”在谈到“凡喉症无痰者不治”时又教人:“如欲出痰,以皂角末少许吹之”,以免在未用逐痰的情况下过早下“无痰”的结论,而造成失误。
“喉痹论”对“走马喉痹”的治疗,既认为“宜辛散,佐以苦寒酸利之剂”,却又强调不可泥而不化:“然亦当观其神而审其脉,不可以一概施也,使元气衰而虚火旺者,岂可更与之辛散耶?斯又善治者变通焉。”
为了避免在治疗上产生过失,著者对外用药同样十分讲究,“喉症十二字药方”(下称“十二字”)的调配,“制药秘法”中的玉丹、元丹及碧丹等的制炼都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凡例”对外用药的使用也颇具匠心:“凡吹药,非惟肿破处要吹,并四围好肉上亦要吹之,方不延开”,“凡吹喉内药,须用气和平,吹当周遍为妙。”
流传版本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