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书背景
内容简介
流传版本
书评序言
原序
予自髫年即喜读张隐庵《伤寒论注》,先君子见而慰之,以为读书之暇,倘得略通医理,是亦济世之一术也。年十六,会先君子病洞泄寒中,医者用芩连十余剂,病益不支,汗凝若膏,肤冷若石,魂恍恍而欲飞,体摇摇而若堕,一夕数惊,去死者盖无几矣。最后赵云泉先生来,投以大剂附子理中加吴萸丁香之属,甫进一剂,汗敛体温,泄止神定,累进之病乃告痊。云泉之言曰:今年太岁在辰,为湿土司天,又当长夏之令,累日阴雨,天人交困,证多寒湿,时医不读《伤寒?太阴篇》,何足与论活人方治哉!予自闻此语,然后知仲景方治果足脱人于险也。
厥后予治举子业,辍而弗理。光绪中,赴试金陵,途中卧病,偕行者略知医方,日以藿香、佩兰进之,汗出而热不除,抵金陵,病益殆。适先表伯陈葆厚先生来同寓,诊予脉曰:病当速愈,但累经发汗,津液已耗。因向药肆中购荷叶露花大瓶,及哀家梨十余枚,曰:渴即饮之,饥即啖之!予从其言,半日而尽。抵暮,携药及煎粥之器及米炭来,予睡方醒,闻药香,葆伯令待者进一瓯,自觉满身沾渍,中夜,衣被俱湿,葆伯为予易衣被,问其方,则曰:桂枝白虎汤也。予至是,全体舒畅,呼粥尽二碗,安眠达旦,非复病夫之故态矣。予至是,益信经方,然以家君子期望予摄取科名,未暇尽瘁研究。
自甲辰礼闱后,诏罢科举,家君子亦于是年弃养,然后流览《伤寒》《金匮》全文,予年已三十有八矣。嗣是以来,慨然兴救世之志,然其端实起于家庭:用大剂附子理中,则自先母邢太安人病洞泄始;用皂夹丸,则自母氏病但坐不眠,时吐浊痰始;用十枣汤,则自母氏病痰饮始;用甘草粉蜜汤,则自家婢病蛔厥始;用大黄牡丹汤,则自若华母潘氏病肠痈始。莫不随时取效,其应如响。然则,仲景之书,岂金元四家所能窥见万一哉!所谓仁人之言,其利溥也。
予年过五十,始来上海,其间用经方取效者,十常八九,顾性疏懒,耽吟咏,于活人方治,境过情迁,略不措意,故存稿绝少,即偶焉录存,复为从游者携去。甲戌年,姜生佐景来,掇拾方案,左以解说,名之曰《经方实验录》,数载之中,哀然成集,行将刊布问世,丐序于予,予笑谓姜生曰:此书一出,其于予《伤寒金匮发微》有光矣!爰本平素趋重经方颠末,拉杂书之。
丙子立秋后二日,江阴曹家达序于上海寓斋
影响评价
章节目录
上卷
桂枝汤证
麻黄汤证
葛根汤证
白虎汤证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
葛根黄连黄芩汤证
大承气汤证
小承气汤证
调胃承气汤证
中卷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桂枝加大黄汤证
白虎加桂枝汤证
麻黄附子甘草汤证
小青龙汤证
射干麻黄汤证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证
皂荚丸证
泽泻汤证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
炙甘草汤证
小建中汤证
当归建中汤证
黄芪建中汤证
芍药甘草汤证
大陷胸汤证
桃核承气汤证
抵当汤证
白头翁汤证
猪胆汁导证
麻子仁丸证
下卷
神志恍惚
肠痈
肺痈
悬饮
奔豚
历节
发背脑疽
汗后致虚
太阳转阳明
暑天阳明病
产后阳明病
阳明大实
阳明战汗
阳明呕多
阳明津渴
阳明鼻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