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治范围
擅长藏医各科,尤其精于内、妇、儿科及疑难杂症的临床治疗。
教育经历
自幼入藏传佛教六大名寺之一的安多拉卜愣寺曼巴扎仓,先后师从于智华达吉、洛哲嘉措及桑智布等高僧大德。
1957年毕业于甘肃省拉卜愣寺医学院高级班,并获噶然巴学位。
工作经历
1972年协助甘肃省药品检验所进行了《甘肃中草药手册》的编撰工作。
曾任甘南藏族自治州藏医药研究所临床研究室主任。
学术思想
1、注重临床,强调实践。在近半个世纪的行医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重视临床实践,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擅长藏医各科,尤精于内、妇、儿科及疑难杂症的临床治疗。临诊之际,总是力求准确诊断,把握病机,辨证施治。在藏医三诊中,其尿诊可谓独树一帜,图老经过长期观察,潜心研究尿液方面的各种异常变化与疾病的有机联系,并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潜心研究药物性味,精心筛选比较,认真观察并总结出各类药物的独特效能,并不断提高用药技巧。其配方因人而异,用药轻灵,却常于平淡中见神奇,而起人于沉疴。自从事藏医临床科研工作以来,主要对心脏、肝胆、肺部、肾脏等疾患展开了较深入的研究。
2、药物鉴别及研究。图布旦先生对藏药学亦有较深的研究。他走遍了青藏高原,对五百多种藏药材进行了实地考察和鉴定,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并鉴别药物真伪、观察药物生长环境、了解当地对药材的应用方法,学习兄弟民族医学的经验和疗法,以取长补短。他鉴于藏药典籍迄今为止名目繁多,内容亦十分丰富,然而由于各种植物生长的地域气候差异,各地研究人员的学派传承有别等原因,综观许多著作版本发现好多药材同名异物,见解各异,论述不同的内容屡见不鲜,需通过学术交流达到统一,以利于藏药学的发展。是故他在以往青海高原药物资源调查和天然藏药材鉴定等科学研究的基础,撰写了翔实实用的科技书籍《藏药学鉴别考订·蓝琉璃串珠》。目前,由他主持进行的十八世纪藏药学古籍名著《治病甘露认药无误明鉴丽奇眼饰》,已完成全部整理工作,即可出版。他精研医典古方,灵活化裁,调整配方剂量,研制了许多疗效神奇的独特配方,方药简练,方小药重,力专效宏,效果卓捷。常常是小方治大病,药简效验。
3、精研医理,整理文献。古代的《月王药诊》、《四部医典》、《十八支》等,近代的各种医学著作,均精心研读,并加以评注。他搜集和收藏了许多藏医药学古籍,其中不乏珍本和善本。他认为这些珍贵的藏医药学古籍,也同历史文物一样,存在着不可再生的问题。因此,整理、抢救、出版藏医药学古籍文献,显得尤为重要。他博闻强记,治学精勤,通晓藏医典籍,尤其对《四部医典》、《品珠本草》、《曼阿兰塔布》、《祖先言教》及《蓝琉璃》 等研究精深,且有很多独到的见解。他对于各家学说经验,采取实事求是的分析态度,精当处加以赞扬,错误的提出批判,旗帜鲜明,毫不含糊。故在考订真伪、辨析歧颖的细微处,或者在阐发精义,评价古籍的推敲工作中,均能言之有理,持之有据。整理的藏医药学古籍有《藏医总则本注释·除暗明灯》、《药物剂型类鉴》及《藏医北方派鼻祖南杰扎桑传》等。他在对这些藏医药古籍在保持原作面貌的情况下,精心校订错字、漏字,进行分段和编目,为藏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完善、临床疗效提高、藏药的开发以及民族医药的教育和科研工作做了一些极有意义的基础工作。
科研成果
主持和承担《四部医典诠释》的整理、《200种常用藏成药诠释》和《国外藏医药学研究》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甘肃省卫生厅、甘南藏族自治州科技局下达的科研项目4项,自选科研课题2项。
1989年《八味沉香散》、《九味石灰华散》的整理与应用课题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尿诊明镜》等两篇论文获第二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国际优秀成果奖和国际金杯特等奖。
获奖情况
被卫生部授予全国边远地区优秀医学科技工作者,被世界传统医学大会组委会授予“民族医药之星”,被甘南州政府授予“甘南州先科技工作者”等称号。此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津贴。
荣誉称号
学术兼职
甘肃省民族医学会常务理事
参加了多次全国性学术会议,1995年应邀赴美国参加了第世界传统医学大会。
曾多次主办过藏医学习培训班,为藏医药学的发展、整理、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大贡献。
出版著作
撰写《藏药学鉴别考订·蓝琉璃串珠》、《近代“十明”大学者拉科仁颇且传》专著两本。合编《甘肃中草药手册》、《医药标准》。
主要论文
1.图布旦,本考.杰出的藏医药学家苏喀·罗哲杰布[J].中华医史杂志,1994(02):108-110+67.
传承图谱
图布旦→虎玉成、本考。
标签:
社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