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治范围
擅长治疗痤疮、黄褐斑、酒渣鼻、颜面激素依赖性皮炎、扁平疣、脂溢性皮炎、斑秃、神经性皮炎、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等皮肤病。
教育经历
1940年考入辅仁大学。1942年得到京津皮外科名医哈锐川亲传,此后又师从秦伯未、任应秋、陈慎吾、赵绍琴、宗维新、赵炳南等名家。
工作经历
1950年考取行医执照,正式独立行医。
1951年参与筹建北京市中医进修学校。
1953年到东单三条儿童医院学习。
1956年4月参与筹建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
1966年调入北京中医医院。
1981年退休。
研究方向
专攻皮肤科疾病。
学术思想
1、辨证论治,整体合一
陈老认为,辨证论治和整体观是祖国医学的精髓,《内经》云“有诸内必形诸外”。故不要把皮肤病看成是简单的皮肤损害,外在的皮损往往是由内因造成的,是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的外在表现。陈老在治疗皮肤病时,强调辨证准确,注重外病内治,常通过内服药调整脏腑阴阳气血而获效。
2、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陈老认为,标与本是相对而言的,从疾病的发生顺序来说,原发病是本,继发病是标。治标与治本,就是对证与对因的治疗原则。治病求本是医者之理想,然病情万变,其本难求。许多慢性皮肤病患者,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复杂的变化,当出现新发病时必须“急则治标”。在患者万分痛苦之时,病情十分危急之际,不可不思以救急之法。先缓解病情,再徐图调养之道。
3、四诊合参,尤重舌诊
陈老诊病,重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但也抓住重点。陈老在辨证时尤重舌诊,常言:“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苔是胃之气。”她认为观舌可判断外邪之轻重、正邪之消长和病势的进退以及胃气的存复情况。
4、辨证辨病,互为补充
随着现代工业、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环境、资源等问题的日益突出,皮肤病逐渐增多,也出现了一些前人没有遇到过的新问题、新病种,如染发剂造成的皮炎、化妆品皮炎、放射性皮炎、艾滋病等。陈老认为在辨证的同时还要结合现代病的特点,对疾病做出明确的诊断,辨证与辨病二者同等重要,互为补充。辨证是宏观的、针对疾病的性质而言;辨病则相对是微观的,指疾病的病理形态、病因而言。在临床上陈老辨证与辨病结合,相辅相成。在治疗上陈老也很重视辨证论治上中草药的现代药理研究成果相结合。
5、中焦为枢,重视胃气
陈老对《内经》关于“有胃则生,无胃则死”;“得强则生,失强则死”的理论有深刻的体会。临证十分重视患者的年龄和体质,尤其针对老年和幼儿患者的生理特点,在应用清热苦寒药物的同时,常酌情加入培补脾土、健脾渗湿、燥湿利湿之品,以顾护中焦,扶正祛邪。
科研成果
研制出“祛斑粉”、“祛斑霜”、“祛斑增白面膜”、“痤疮面膜”、“痤疮霜”及中药洗面奶和防晒霜等系列药品。其中“祛斑增白面膜”获1993年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技成果一等奖。
获奖情况
2016年获首届“中国最美女医师”称号。
2017年获“全国名中医”称号。
荣誉称号
学术兼职
中国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中国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副主委
《北京中医》杂志副主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审委员
北京中医第二届编委会副主编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北京中医药学会秘书长、副会长
陈彤云作为创始人之一,参与筹办北京中医学会和北京中医进修学校。由于工作出色,后又被选中参与筹办北京中医学院。
出版著作
主编《燕山医话》《常见皮肤病性病的中西医防治》等。
参与编写《简明中医皮肤病学》《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
主要论文
1.马一兵,陈彤云.陈彤云治疗湿热感毒型痤疮医案[J].北京中医药,2011,30(10):752-754.
2.陈勇,曲剑华,陈彤云.从《黄帝内经》谈人体之美与健康[J].中国美容医学,2006,(02):201-203.
3.陈勇,曲剑华,陈彤云.陈彤云对黄褐斑的辨证论治[J].中国美容医学,2005,(01):99-100.
4.刘清,陈彤云.陈彤云治疗痤疮临床经验总结[J].北京中医,2000,(06):5-6.
5.陈彤云,符友丰.中西医并重,发展中医药[J].群言,1997,(07):8-10.
6.陈彤云.脾胃学说在皮科病证中的应用[J].北京中医,1992,(01):15-16.
7.陈彤云.著名中医教育家、中医皮外科专家——哈玉民先生[J].北京中医,1987,(05):8-10.
传承图谱
陈树人、哈锐川、赵炳南、秦伯未、任应秋、陈慎吾、宗维新→陈彤云→陈勇、曲剑华。
标签:
社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