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治范围
糖尿病、心血管病、脾胃病、哮喘病、肾病、不孕症等。
教育经历
1933年,投师“京城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先生门下,学习中医6年,并随清光绪年间翰林周介人学习中医经典。
1939年-1943年,就读于日本金译医科大学医学专门部,系统学习西医学4年,获医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37年,于天津悬壶。
1943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以西医身份在北京开业行医。
1947年,自北京往昆明任八区公路局医务室主任。
1949年-1956年,昆明和平解放后,任云南公路总局第三施工局工地医院院长。
1955年,调中医研究院,为全国第一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授课,并任教研室副主任。
1957年-1970年,任北京中医学院教务长,金贵教研组组长等职。
1971年-1975年,借调中国医学科学院,主持西医学习中医班教学工作。
1975年-1988年,任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
1983年,晋升为主任医师。
1986年,支持开设北京市第一个面向农民的中西医门诊部(1989年改称“顺义国医院”)。
学术思想
1、力倡中西医结合
祝老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尽管形成的理论体系、诊断方法和病名不同,但可以通过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之途径统一于病人身上,只有相互佐证和补充,才能提高疗效。”又强调:“中医要发展,就要立足于科学发展,善于吸取当今先进的科学知识,尤其是现代医学知识,走中西医结合之路,创建新医学。”祝老认为,中医与西医理论体系不同,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也不同,西医强于病,中医优于证,西医精微观,中医胜宏观,辨病治其标,辨证求其本。辨病与辨证的有机结合,二者可有效互补,这种结合是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思想指导下的结合,参照声光电磁化等先进手段,查找出客观的阳性指标,明确病机,确定病位与病性,遵循中医辨病辨证论治原则,因人因地因时治略思想遣方用药,这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方法之一。
2、重视气血,提出“十纲辨证”
祝老临床对中医气血有颇多研究。他认为,八纲辨证不包括气血辨证的内容是其不足之处,阴阳两纲不若气血两纲更为具体,建议以“阴阳”为总纲,把之前的八纲改为“气、血、表、里、虚、实、寒、热”新八纲,由此提出“十纲辨证”。
3、明健脾益肾之理,善调先天与后天
祝老根据《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理论,认为内伤杂病因于脾肾虚损者为多见,推其原因有饮食不节,劳倦过度者,有忧思不解,精气暗耗者,有房劳酗酒,肾气受损者,有外感不解,入里伤正者,常见病证有痰饮、咳喘、水肿、虚劳、消渴、泄泻、淋证、阳痿、崩漏、不孕等。可知中医脾肾的生理功能与西医的消化、血液、泌尿、免疫、内分泌等系统均有关系,对这些系统性慢性疾病,均可在辨证的基础上施以培补脾肾治疗,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获奖情况
荣誉称号
学术兼职
曾任:
中国医学科学院主任委员会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副理事长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
施今墨医药学术研究中心理事长
为使农民患者得到名医诊治,他支持弟子薛钜夫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农村中西医专家门诊部(现北京杏园金方国医医院)。并联络了刘渡舟、赵绍琴、董德懋、李介鸣等多位名老中医予以支持。
出版著作
《祝选施今墨医案》,祝谌予,京华印书局出版,1940年
《施今墨临床常用药物配伍经验》,祝谌予,1959年
《施今墨临床经验集》,祝谌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
主要论文
1.祝谌予.历史的使命——我看中西医结合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03):4-6.
2.祝谌予.坚决走中西医结合道路[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7(06):6.
3.祝谌予.降糖活血方治疗糖尿病[J].北京中医,1989(04):3-4.
4.祝谌予.临证治验二则[J].山西中医,1989(02):3-4.
5.祝谌予.农村常用经验小方简介[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03):178.
6.祝谌予.妇科疑难症治验两则[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6(03):69+54.
7.祝谌予,刘仕昌,徐有玲,章真如,陈泽霖,潘澄濂,安邦煜,杨千潜,周仲瑛.糖尿病证治[J].中医杂志,1986(06):10-12.
8.祝谌予.施今墨先生的中西医结合思想和我对中西医结合的看法[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09):518-519.
9.祝谌予,梁晓春.治疗乳腺增生的体会[J].山西中医,1985(04):28.
10.祝谌予.谈谈我的学术思想[J].山西中医,1985(02):12-13.
传承图谱
标签:
社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