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杞

xuanhujiaoyu

施杞

施杞(1937.8—),男,汉族,江苏省东台人。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老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正骨”代表性传承人,上海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1963年7月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中医系六年制本科,后留任于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骨科工作。先后拜中医骨伤科大家石筱山、石幼山先生为师,系统地学习中医骨伤科理论和石氏伤科经验。后赴上海瑞金医院伤骨科研究所进修骨科及上海华山医院全国第八届脑外科医师进修班进修脑外科。曾担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是全国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姓名

施杞

性别

民族

汉族

籍贯

江苏省

出生日期

1937年8月

专业

中医系

临床职称

主任医师

教学职称

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老师

毕业院校

上海中医学院

诊治范围

颈椎病、腰椎病、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陈旧性骨折、脑外伤以及内伤疑难杂症等。

教育经历

1963年7月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中医系六年制本科,先后拜中医骨伤科大家石筱山、石幼山先生为师,系统地学习中医骨伤科理论和石氏伤科经验。后赴上海瑞金医院伤骨科研究所进修骨科及上海华山医院全国第八届脑外科医师进修班进修脑外科。

工作经历

1963年毕业后留任于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骨科工作。曾担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主任,教研室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

研究方向

开展中医药防治脊柱退变性疾病和骨代谢性疾病临床和基础研究。

学术思想

1、强调益气活血,兼顾痰瘀,肝脾肾同治:重视气、血、痰、瘀的辨证,继承发展了石氏伤科的学术观点。主张“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痰瘀兼顾,肝脾肾同治”。古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只有当病人自身抵抗力逐步增强了,才得以“驱邪外出”,并可“防患于未然”。

2、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虚实兼顾: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治疗上当辨虚实,并分清其主次,虚实兼顾,才能达到治愈或缓解疾病的目的。

科研成果

1、创立了“三步九法整脊平衡手法”及“调和气血12字导引养生功”。

2、开发了中药新药“复方芪麝片”和“复方芪灵片”,编制了“颈肩保健操”和“脊柱侧弯体疗操”,建立了脊柱病“围手术期”中医药治疗方案,证明“益气化瘀补肾法”延缓椎间盘退变,揭示了“恢复脊柱平衡”的生物力学机制。在国际上首先发现了椎体骨质增生来源于软骨终板的新机制。

3、《益气化瘀法治疗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

4、《痹症的实验模型和现代病理基础》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二等奖。

获奖情况

1、创立了“三步九法整脊平衡手法”及“调和气血12字导引养生功”。

2、开发了中药新药“复方芪麝片”和“复方芪灵片”,编制了“颈肩保健操”和“脊柱侧弯体疗操”,建立了脊柱病“围手术期”中医药治疗方案,证明“益气化瘀补肾法”延缓椎间盘退变,揭示了“恢复脊柱平衡”的生物力学机制。在国际上首先发现了椎体骨质增生来源于软骨终板的新机制。

3、《益气化瘀法治疗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

4、《痹症的实验模型和现代病理基础》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二等奖。

荣誉称号

全国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

学术兼职

现任:

上海市卫生局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

世界中医骨科联合会主席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整脊学分会名誉会长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名誉所长

曾任:

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

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会长(连任三届)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会长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编委会主任委员

《中医》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骨伤》、《中医正骨》、《世界中医骨科》、《西部中医药》杂志顾问

《上海中医药杂志》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主编。

出版著作

主编《骨伤科学》、《中国骨伤科学》、《中国中医骨伤科百家方技精华》、《临床中医脑病学》、《施杞谈颈椎病》、《颈椎病与腰椎病》等教材、专著26部。

主要论文

1.李晓锋,莫文,胡志俊,唐德志,叶秀兰,叶洁,薛纯纯,王拥军,施杞.施杞诊治慢性筋骨病思路与方法[J].中医杂志,2017,58(17):1453-1457.2.

2.李晓锋,莫文,薛纯纯,叶洁,王腾腾,施杞.施杞运用八纲辨证论治慢性筋骨病的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7,51(05):1-3.3.

3.李雪,李翠,崔学军,王拥军,施杞,王菊勇.HPLC-MS/MS测定人血浆中青藤碱浓度及芪麝丸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23(09):85-89.4.

4.李金龙,陈岩,张利,徐浩,崔学军,施杞,王拥军,梁倩倩.加味牛蒡子汤促进TNF-α转基因小鼠淋巴管回流功能防治类风湿关节炎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37(06):710-715.5.

5.王晓涛,潘艳芳,崔学军,叶秀兰,徐保平,李振军,朱森,王拥军,施杞.骨伤科临床常见结局指标的“统计学意义”与“临床意义”[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7,25(01):69-72.6.

6.牛凯,李晨光,袁松,张雷,施杞,王拥军,郑为超.桃仁-红花药对抑制IL-1β诱导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发生退变的体外实验研究(英文)[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16,25(08):590-597.7.

7.王晨,施杞.施杞辨治股骨头坏死经验撷菁[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5,49(11):1-3.8.

8.张霆,施杞.施杞教授系统性治疗膝骨关节病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03):760-762.9.

9.宋直昇,王拥军,施杞.施杞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经验[J].中医杂志,2013,54(14):1189-1191.10.

10.施杞.“肾”藏象理论及其在骨代谢疾病中的应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6(01):4-7.

传承图谱

石筱山、石幼山→施杞→王拥军、莫文、胡志俊、叶秀兰、张霆、叶洁、崔学军。

标签:

上一篇: 张作舟

下一篇: 施赛珠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