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治范围
擅长皮外科常见病、疑难病,如银屑病、湿疹、神经性皮炎、荨麻疹、丹毒、脉管炎、乳痈、女阴溃疡等病症。
教育经历
13岁拜京城名医哈锐川门下,学习疮疡4年。
1939-1941年,在孔伯华主板的北京国医学院学习中医经典和临床大小方脉。
1952-1957年,在北京大学医学院,学习西医。
在北京中医医院工作期间,跟随赵炳南老中医学习。
工作经历
1941年,取得中医内科医师资格,后悬壶京城。
1949年,在华北国医学院担任教学和校务工作。
1957年,分配到北京中医医院,任皮外科研究组组长。
1970年,倒入北京第二医学院任教。
1979年,晋升副教授。
1983年,调入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
1984年,晋升主任医师。
学术思想
1、注重整体观念,局部辨证与调理脏腑相结合
皮肤病的皮损虽显露于外,却与内脏密切相关,是脏腑失调的外在表现。古人云“有诸形于内,必形于外”,“其病本于内,治外不治其内,非其治也”,通过观察皮损的部位、形态、色泽等表象,结合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论治。观其外而察其内,才能找到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认为,病邪之所以侵犯人体,使人生病,总是先有正气的不足,才有病邪的侵犯,皮肤病亦是这个道理。若患者身体的某一部位出现损害,在诊病过程中,一定要以扶正为先,切不可一味攻邪。即使表现为一时的邪盛,也要注意祛邪而不能伤正,中的即止,否则易犯虚虚之错。常采用扶正法,佐以除湿解毒,治疗那些难以治愈的顽固性皮肤病。对于湿疹等渗出性皮肤病,很多人都认为渗出液是由于湿热毒邪所致,其皮损中的渗液,不可一概视为湿热之邪,而应该看成是体内津液的一部分,不可一概攻伐,应责之于脾胃运化失职,气化不利,导致胃不游溢精气归脾,脾不转输水精归肺,水液瀦留,迫精外溢,津随气行,气虚固护无权,导致津液外泄。因此,对于这类渗出性皮肤病的治疗,不可多用苦寒峻猛之品,当以维护正气为本,祛邪而不伤正,气充则津液内守,疾病自愈。
2、重视脾胃失调与皮肤病之间的关系
治疗皮肤病,遣方用药特别注重对于脾胃的调理。他认为,脾化生气血津液,濡养周身,安五脏、调六腑,故被称为“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气健运,肺卫宣发,而起到熏肤、充身、泽毛之作用。若脾气虚弱,肺卫不固,则风邪侵袭,而见风团、水液代谢失常,溢于肌肤,则为湿疹;脾胃虚弱,肌肉失养,则见皮肤干燥、脱屑等。多用四君子汤、八珍汤等健脾除湿,还用胃苓汤、逍遥散等益气健脾,调理中焦。对于有遗传倾向的皮肤病,如各类湿疹、异位性皮炎等病情顽固难于治愈的疾病,这类患者常先天禀赋不足,治疗时要根据补后天以养先天的原则,益脾胃,以固后天之本,使生化有源。对于湿邪导致的皮肤病,要遵循“治湿不理脾胃,非其治也”之理,健脾除湿。补中有泻,泻不忘朴,使用除湿之法时,慎用苦寒之品,多采用甘炎渗湿之药,以免损伤胃气。
3、擅长外治疗法,致力剂型改革
在皮肤病外治法及外用药的制剂方面有深厚的功力。认为皮肤病的治疗不同于内科杂病,既要注重内治以调理脏腑,也要强调外治以改善皮损。有些皮肤病,如某些癣类疾患、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等,单纯用外用药,即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皮肤病,内外治法要相互结合,二者不可偏废。传统的中药软膏,大多采用动物脂肪和植物油作为基质,其渗透性虽好,但容易腐败变质,不易保存,涂展性也比较差。改用凡士林作基质后,虽然不易变质,涂展性亦好,但渗透性差,不利于药物的吸收,涂在皮肤上,容易形成一层不透气的薄膜,使皮肤之渗液不易排出,反而会使病情趋于恶化,还容易污染衣物,影响美观。软膏是皮肤科最常使用的剂型之一,若能将传统软膏的药色、粗糙感、黏腻性等不利因素加以改造,不仅能够提高疗效,还可起到护肤驻颜的作用。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亲自动手进行各种实验研究,模索出一套中药乳膏制剂的配制方法,研制出霜剂、粉剂、面剂等系列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物,取得满意疗效,深受患者的欢迎。
荣誉称号
学术兼职
曾任:
中国中西医研究学会理事
北京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
北京中医药学会皮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中医药学会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45年,与先辈同仁赵锡武、于道济、马继兴、石子兴、孟昭威等人自发组织成立了“中国医药学会”。
出版著作
1、张作舟, 张大萍.皮肤病中医外治法及外用药的配制[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2、张作舟 张大萍.张作舟(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9.
3、在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工作期间,编写了《内外用药手册》,与马连开共同编写了《赵炳南老大夫临床心得集》。
主要论文
1.张作舟,华华,刘瓦利,方平.中医皮科外治法系列讲座第8讲糊剂的应用[J].中级医刊,1995,(11):49-50.
2.张作舟,华华,刘瓦利,方平.中医皮科外治法系列讲座第7讲乳剂的应用[J].中级医刊,1995,(10):42-43.
3.张作舟,华华,刘瓦利,方平.中医皮科外治法系列讲座第6讲软膏的应用[J].中级医刊,1995,(09):46-48.
4.张作舟,刘瓦利,方平.中医皮科外治法系列讲座第5讲酒浸剂的使用[J].中级医刊,1995,(08):45+43.
5.张作舟,刘瓦利,方平.中医皮科外治法系列讲座第4讲油剂的使用[J].中级医刊,1995,(07):46.
6.张作舟,刘瓦利,方平.中医皮科外治法系列讲座第3讲水粉剂的应用[J].中级医刊,1995,(06):52-53.
7.张作舟,刘瓦利,方平.中医皮科外治法系列讲座第2讲溻渍法的应用[J].中级医刊,1995,(05):47-48.
8.张作舟,刘瓦利,方平.中医皮科外治法系列讲座第1讲粉剂的应用[J].中级医刊,1995,(04):47-48.
9.张作舟,刘瓦利,方平.寻常型天疱疮治验1例[J].北京中医,1993,(01):10.
10.张作舟.中医皮肤科外用药有关软膏的改进争议[J].北京中医,1992,(01):51-52.
11.张作舟,孙秉芳.扶正法在皮肤病中的应用[J].北京中医,1987,(03):5-6.
12.张作舟,刘启旺,朱怀宁,等.中药十八反配伍实验研究——乌头反半夏急性毒性实验小结[J].中药通报,1983,(04):33-34.
13.张作舟.略论中药十八反源流[J].北京中医,1982,(02):21-24.
传承图谱
哈锐川、赵炳南→张作舟→刘瓦利、方平。
标签:
社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