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荪

xuanhujiaoyu

杨继荪

杨继荪,男,汉族,出生于浙江杭州,祖籍浙江余杭。主任医师,教授。出生于中医世家,曾任杭州市广兴中医院院长,浙江省中医院内科主任、院长等职。为浙江省级名老中医,全国第一、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获国务院“有特殊贡献科技人员津贴奖”。

姓名

杨继荪

性别

民族

籍贯

浙江省

出生日期

1916年

临床职称

主任医师

教学职称

教授

诊治范围

内科杂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中风、肝胆脾胃病,以及中医急症如热病、湿温、血证等。

教育经历

出生于中医世家,1932年中学毕业后,随祖父杨耳山学医。祖父病故后又师从名医徐康寿学习2年。

工作经历

1937年,考取行医热照,悬壶余杭。

1950年,参加杭州市中医学习班,组织联合诊所,成立了联合中医院。

1953年,进入国家医疗机构从事医、教、研工作。曾先后任杭州市广兴联合中医院院长,浙江中医进修学校教师,浙江中医研究所临床研兖组组长,浙江医院中医科副主任,浙江省中医院内科主任、院长,浙江中医学院副院长、顾问、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研究方向

早年从事流行性乙型脑炎、血吸虫病等急性流行病的诊治研究。至70年代初,转而研治呼吸、消化、心脑血管病变及老年病。

学术思想

认为古代经典医著是中医学的理论根基,金元明清各家学说则是在经典医著上的继承和发展。他通过反复实践、推敲,逐步充实完善了前人之所未备,从而启迪后学,有的甚至有所突破。随着时代的推移,中医的发展亦将无终止。如辨证论治是中医之精髓,千百年来在临床证治中显示了其无比的优越性。但从发展上看,辨证论治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一步,既要继承,又要发展。

他认为中医治病,贵在辨证,而辨证之关键,在于掌握疾病的性质及临床演变规律,使立方下药有的放矢。他在治病过程中,时常体现出熔伤寒、温病于一炉,集各家之长而活用,师古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风格。临床辨证,他十分注重审证求因,治病求本。他说:“凡病之起,必有其因。”《内经》中“治病必求于本”之求本,包括探索人体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求其阴阳盛衰之偏颇;也包括追究导致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求其发展起源之由来。治病求本亦即求因明本,意从根本上治疗疾病。他在审因辨治的方面思路开阔,善于采用寻根探源、证因合参的方法审明标本,尤其对疑难杂病的证治,更显示其独到之处。

此外,他认为医学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先进医疗仪器在不断更新,边缘科学间也在不断渗透,因而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必然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对疾病的诊断,不能仅凭直觉来分析,应把中医辨证与现代科学方法两者有机地联系起来,从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上进行辨证,也就能更准确、更深入地认识疾病的性质,尽早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科研成果

1、指导医院肺心病临床研究组开展的“冬病夏治”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的临床研究科研项目于1990年通过省级鉴定,获得1992年省级科技成果二等奖。

2、提议剂型改革成的“杞菊地黄口服液”,和提供验方制成的“复方淡竹沥”、“养阴降糖片”中成药,分别于1983年、1984年、1985年通过省级鉴定后投入生产使用。

3、提供处方与厂家共同研制出的“千年健中药强力圈”、“磁药颈枕、磁药护腰、磁药护胸”系列产品,分别于1991年、1992年通过省级鉴定。

4、为医院制剂室制定的“复方板蓝根冲剂”、“清热止咳糖浆”、“五参安神糖浆”、“头痛灵”等中成药,经临床应用,皆有良效。

5、参与撰写“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730例总结报告”,总结了浙江省1956-1958年部分中医中药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经验,为中医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提供了比较系统的资料。

6、1958年-1959年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血吸虫病,参与撰写“治疗晚期血吸虫病的临床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血吸虫病55例临床疗效总结报告”,肯定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血吸虫病的优越性。

获奖情况

1983年,被评为省级名老中医。

1990年,被评为“全国500名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

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特殊贡献科技人员津贴奖。

此外,还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荣誉称号

国家级名老中医,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学术兼职

曾任:

浙江省保健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中医药高级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

中国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组顾问

出版著作

主持编写了《叶熙春医案》,著述《中医对肺心病议识与证治》、《肺心病防治手册》等。

主要论文

1.俞惠生,杨继荪,单江,赵湘,符容,周智林,刘永家.庆余救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4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学报,1999(04):25-26.

2.杨继荪.治痛薪传[J].浙江中医杂志,1998(01):3-5.

3.杨继荪.高热治验两例[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9(02):51.

4.杨继荪.偏头痛验案二例[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8(02):55.

传承图谱

杨耳山、徐康寿→杨继荪→潘智敏。

标签:

上一篇: 颜文明

下一篇: 杨介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