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治范围
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症等妇科疾病,急慢性阑尾炎,急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胆道结石,泌尿系结石和感染性疾病。
教育经历
1955年毕业于中南同济医学院。
1958年进入北京中医学院参加中医研究班,脱产学习中医。
工作经历
1955年2月,毕业后留在附属第二医院(现同济医院)妇产科工作。
1985年创建同济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科研成果
1、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攻关科研基金,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湖北省各部委等资助的多项课题,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湖北省科技进步奖、湖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奖、武汉市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其中,“中医清热解毒法实质的部分研究——热毒清抗内毒素和保护溶酶体、线粒体的实验研究”和“热毒清抗内毒素作用机理的研究”均被评为国际先进水平,分别获国家教委和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研制成便于病人服用的成药,如利胆化瘀片、茵虎黄片、利胆和胃片、少腹逐瘀片等。
3、根据古方五味消毒饮加减化裁而成的“热毒清”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取得较好的疗效。
获奖情况
1993年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荣誉称号
学术兼职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暨急腹症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科协委员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长
同济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顾问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等杂志编委
主要论文
1.陆付耳. 回顾与展望:清热解毒治法研究的思路与方法[A]. 中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04:7
2.陆付耳. 三种温病治法制剂抗内毒素血症的比较研究[A].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急腹症)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编辑部.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临床与基础学术会议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外科危重病学习班论文汇编[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急腹症)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编辑部:,2003:7
3.李鸣真. 清热解毒方药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A].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腹症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分会、天津市南开医院、《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编辑部.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腹症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分会、天津市南开医院、《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编辑部:,2001:4
4.李鸣真. 热爱中医学,架好桥梁,为中西医在理论上结合作贡献[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07):492-493.
5.李鸣真. 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的易位[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8,(12):61-64
6.汪先恩,李鸣真,叶望云,王开富,高德胜,杨明炜,张艳萍,黄光英. 生长因子对培养肝贮脂细胞增殖与游走的刺激作用[J].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7,(S1):34-36+120
7.敖桀男,钱振坤,叶望云,舒沪英,李鸣真,陆付耳,林宝英. 家兔内毒素性DIC时血清LPO含量、红细胞SOD活力的变化及意义[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1,(03):318-321
8.李鸣真. 迎难而上 拼搏前进[J].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02):71-74.
9.高德胜,李鸣真. 控制原理与中医下法研究浅议[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9,(01):5-7.
10.陆付耳,李鸣真,叶望云. “热毒清”保护线粒体的实验研究[J]. 危重病急救医学,1989,(00):25-29+64.
11.李鸣真. 巴豆在实热型急腹症中之应用[J]. 湖北中医杂志,1987,(04):43.
传承图谱
李鸣真→涂胜豪、杨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