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治范围
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病、疑难病。
教育经历
高中毕业后随父亲陈治良学习中医多年。
1947-1949年,参加了两年的无锡无锡医师讲习(西医大专)班。
1954-1959年,在天津医科大学临床专业学习。
1959年9月-1962年2月,参加卫生部西学中班脱产学习中医。
1961年,在西学中班实习时,拜从名老中医蒲辅周为师。
工作经历
1951年10月-1954年,任卫生部第四医院(隆福医院前身)内科医师。
1959年8月,本科毕业后分配到中国进入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
1962年2月西学中班毕业后,随师蒲辅周同任中央首长保健医多年。
1965-1966年在阜外医院进修心血管病1年,回广安门医院后成立了心电图室。
1974年,接受卫生部研究冠心病的任务,任广安门医院心血管研究组副组长。
1991-1992年公派至马来西亚,任该国首都中医学院教授,并任吉隆坡中国中医专家诊疗中心专家。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
学术思想
1、调治心脑血管病活血化瘀最为先
陈鼎祺教授认为心脑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即是中医的瘀血痰浊作祟,冠心病心绞痛是瘀血所致“死血作痛”、“不通则痛”,其他如急性心梗、脑血栓等亦是血栓形成所致,更是“血瘀”“不通”的严重表现。因此,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不能只从风、火、痰、虚立论,还应着意于瘀,临证重视活血化瘀法,常用活血化瘀药物有川芎、赤芍、丹参、郁金、元胡、当归、桃仁、红花,三棱、莪术、王不留行、三七粉等,而乳香、没药、五灵脂、水蛭等气臭味苦、破血攻伐之品则后用,以防戕伐胃气。其他证候类型夹有血瘀表现者,又当标本兼顾,审证论治,辅以其他疗法,常用的活血化瘀方法有理气活血法、补气活血法、温阳活血法、清热活血法、养血活血法、育阴活血法、通窍活血法、除湿活血法、活血祛痰法等。
2、提倡中西医结合,病证互参
陈教授既禀家传,又承师学,并井经过西学中班的系统学习,根基深厚,中西医并长,不存门户之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同时,还非常重视病因的治疗,主张凡治病,必先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纵观整体,治病求本。
3、临床善用对药
陈教授临床善用对药,或协同提高疗效以杨其长,或互消其副作用而避其短。如用菖蒲加葛根治疗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所致之耳鸣、耳聋,无论是痰蒙清窍、清阳不升,还是脾胃虚弱、肾精亏虚所致,均可在辨证施治基础上加用二药,创制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方。
科研成果
1、发明了心绞痛药物“人工麝香含片”及其气雾剂,为“救心丹”、“冠心苏合丸”、“麝香保心丹”等方香开窍制剂奠定了基础。
2、研制了“冠通丸”治疗冠心病,总结过100例病人的良好疗效。
3、1978年起与北京朝阳医院翁心植心血管病专家协作,一同设计了用益气活血中药(为中药组)与单纯西药(对照组)对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三年间共观察430例(由他常驻朝阳医院精心观察),中药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的统计学意义。又进行用此中药与西药对比观察病人血小板的聚集功能,伸展试验及电解下超微结构变化等实验,均是中药组优于对照组,此项成果,于1982年获中医研究院院级成果奖,后经专家们鉴定,1983年获卫生部乙级科技成果奖。
获奖情况
1、解放后(1950年)曾获无锡县人民政府颁发的义务防疫工作优良奖状。
2、1962年2月西学中班毕业,获卫生部长李德全颁发的“学习成绩优良”的奖状。
3、1978年起参与了“益气活血制剂治疗心梗病人430离”,1982年获中医研究院科学技术进步奖,1983年获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奖。
4、2001年10月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西医结合贡献奖”。
5、2010年12月获北京市中医药学会同仁堂杯“中医药特殊贡献奖”。
荣誉称号
学术兼职
曾任:
《中国老人天地杂志》、《中国名医特技精典》顾问
出版著作
曾撰写过(含个人或同道们)医学书籍10本,如《蒲辅周医案》、《蒲辅周医疗经验》、《蒲辅周研究》、《常见病医疗手册》、《中医诊疗常规》、《干部健康手册》、《专家医案精选》等。
主要论文
1.陈鼎祺.土茯苓善治淋病和泌尿系感染[J].中医杂志.2002(10):733.
2.陈鼎祺.以穿山甲为主治疗疟疾有良效[J].中医杂志.2002(02):92.
3.陈鼎祺.徐长卿治发斑、热痹、经闭、丹毒[J].中医杂志.2001(08):456.
4.陈鼎祺.黄精有降胆固醇的功效[J].中医杂志.2001(01):12.
5.陈鼎祺.赭石有治贫血之功效[J].中医杂志.2000(02):74.
6.陈鼎祺.淫羊藿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所致高血压、冠心病[J].中医杂志.2000(01):12-13.
7.陈鼎祺.以羌活为主治疗颈椎病[J].中医杂志.1999(09):520.
8.陈鼎祺.夏枯草治疗高血压病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J].中医杂志.1999(08):453.
9.陈鼎祺.葛根善治神经性耳聋和眩晕[J].中医杂志.1999(03):133.
10.陈鼎祺.白芥子治面神经炎[J].中医杂志.1998(04):197.
11.陈鼎祺.高血压病的病因与治疗[J].紫光阁.1997(12):38.
12.陈鼎祺.以白及为主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J].中医杂志.1997(08):453.
13.陈鼎祺.中西药对比治疗咳喘348例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7(01):4-5.
14.陈鼎祺.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中医杂志.1995(08):453.
15.陈鼎祺.三七治胸痹、降血脂[J].中医杂志.1994(02):70-71.
16.陈鼎祺.细辛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心动过缓病[J].中医杂志.1993(07):389-390.
17.陈鼎祺.心脏病人的保健 烟酒茶盐的宜忌[J].中医临床与保健.1991(03):53-55.
18.陈鼎祺,赵树珍,朱炳林,等.甘温除大热的理论与实践[J].中医杂志.1990(08):4-10.
19.陈鼎祺.蒲辅周先生学术思想及其医疗特点探讨[J].中医临床与保健.1990(01):38-40.
20.陈鼎祺.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概述[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89(02):8-11.
21.陈鼎祺,胡国英,毛燕玲.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用中西药分治观察血小板形态(伸展功能)的对比[J].山西中医.1989(02):17-19.
22.陈鼎祺.缅怀当代著名中医学家蒲辅周老师[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89(01):1-4.
23.陈鼎祺.中西药对比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力衰竭181例分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88(01):17-18.
24.陈鼎祺,胡国英,毛燕玲.中西药分治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血小板超微结构变化的对比[J].四川中医.1987(10):31-32.
25.陈鼎祺.中西医结合抢救急性心肌梗塞伴发重度感染性休克1例[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03):154.
26.陈鼎祺,边作铭,薛伯寿,等.蒲辅周老中医单验方选[J].赤脚医生杂志.1977(06):14.
传承图谱
蒲辅周、陈治良→陈鼎祺→刘宗莲、徐淑文、张润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