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文谟

xuanhujiaoyu

万文谟

万文谟,男,汉族,湖北省武汉人。主任医师。出身于四代中医世家,毕业于北京中医进修学校,1955年任武汉市青山区第二门诊中医师,1962年任武汉市第九医院中医科主任。为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姓名

万文谟

性别

民族

籍贯

湖北省

出生日期

1923年

临床职称

主任医师

毕业院校

北京中医进修学校

诊治范围

擅长诊治急性热病、内科常见病。

教育经历

1953年,到孝感地区中医进修学校学习。

1954年,到北京中医进修学校学习。

工作经历

1940年,开始应诊。

1951年,带头成立招贤联合诊所,任中医师兼所长。

1955年,武汉市青山区第二门诊部中医师。

1960年,晋升主治医师,任副主任。

1962年,任武汉市第九医院中医科主任。

1981年,晋升副主任医师。

1987年,晋升主任医师。

学术思想

万文谟在学术思想上十分重视疾病的本质,有较强的辨证观点,尝谓新病邪实与久病正虚为辨证之常法,虚人亦有痼疾与暴病亦有正虚为辨证之变法。症积患者多为久病,正气多虚,如果只补其正,不消其积,积不得去,则虚不得复。感冒多为新病,邪气多实,遇老年体弱患者,如果只散其邪,不顾其虚,则正气不足,邪亦难除。晚年学《易》以后,辨证论治的哲理更为精辟,如在《周易与孙思邈学术思想初探》一文中云:“《易》学中的八卦‘相推’、‘相荡’,表明了阴阳动态平衡的一些规律,《易·系辞》所云‘动静有常’和‘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说明事物有动静平衡之常,也有阴阳迭相推荡运动之变。《内经》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就是阴阳相对平衡之常;‘阴阳离决,精神乃绝’,就是阴阳平衡失调的重大病变。当人体内外环境出现某一方面太过不及而致自我调节功能失常的时候,必须采取‘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达到‘以平为期’的目的”。在“慢性肝炎论治拾遗”一文中,提出论治的五个方面也是充分体现了较强的辨证观点的。认为:本病“在病邪方面,湿热毒邪是致病的重要因素,湿热逗留也是酿成慢性肝炎的重要特点,团热邪伤阴,湿邪伤脾浚而致阴伤湿团的证型占有较大的比例。故清热除湿为首选的治法之—。温和热又是一对矛盾,温为阴邪,热为阳邪,湿邪要利要燥,热邪要清要下,应注意清热而不助湿,祛湿而不助热,组方时,可以从药物的质和量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在药性上选用具有清热解毒而苦寒性相对和化湿而不伤阴助热的药物,特别注意选用一药多用之品;二是在药味上宜少而精,以防清热过多而增加苦寒之性,芳化过重而发生耗气伤阴之弊。其中苦寒为清热的正剂,苦寒又能化燥除湿,对湿热病邪有较强的针对性,但过多以致损伤脾胃的情况也是值得注意的”。“病位上多见肝脾同病,一方面表现为肝阴受损,肝血不尼,一方面又表现为脾虚运化失常。养肝健脾亦为常用洽法。肝性喜润恶燥,脾性恶湿喜燥,论治时应注意养肝而不滞脾,健脾而不伤肝。养肝可用王旭高柔肝之法,选药以柔润为主。健脾则宗东垣清灵见长的经验,用药宜轻不宜重。因为慢性胖炎的证型虚实夹杂,多如乱丝打结,调理脾胃如理丝解结,砍速则不达”。“在病机上气虚与气滞并见是经常的,如久病之气短懒言,倦怠无力,舌谈脉弱等气虚明显的患者,同时还有腹胀、胁胀等气滞现象。气虚是因为久病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能量不够所致。气滞多为肝经气血郁滞而致胁胀,或肝气横犯脾胃,影响升降失常而致脾胃气滞。这种气滞,还与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有关。总之,气虚是整体病变,气滞是局部病变,论洽时应以益气健脾为主,佐以疏肝调气之药物,使益气而不滞气,理气而不伤正,达到相辅相成的目的。”又如病机上的血虚和血淤的病变同时出现也是常见的,如患者既有面色无华、唇舌淡嫩、血色素、红血球偏低等明显血虚证候,又有肝脾肿硬、舌边青紫,胁肋刺痛及朱砂掌、蜘蛛痣等血淤现象。透过这些矛盾,可以看出血虚是整体病变,是久病脾失运化,肝不藏血,气血亏损,营养不足的关系。而血淤则主要是肝脾血淤的局部病变。另一方面,从因果关系上去考虑,则肝脾血淤,生血藏血的功能失常是因,相关脏腑的气血营养不足,导致全身血虚是果。因此,论治时既要注意养血扶正,又必须活血软坚,才能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湿热毒邪最易伤因,临床常见肝肾阴虚的情况,也有阴损及阳的病变,而气阴两虚的患者更为多见,如患者既有短气乏力,形寒畏冷,面色晄白等气虚阳虚表现,又有舌红、口干、手足心热等阴虚证候,论治时应详细审核阴阳虚损的程度而灵活远方用药。即或是阴阳两虚的患者,也宜遵照前贤‘无阴则阳无以化’,‘无阳则阳无以生’的论点,慎重考虑治阴顾阳和治阳顾阴的问题,助阳之品宜选温而不燥之方,滋阴应避过寒滋腻之剂。另一方面,还应考虑滋阴药多具甘寒滋腻之性,宜碍脾胃生发之气,故常与补血药台参应用较好。”“总之,慢性肝炎的治疗且攻补兼施,辨证时有所侧重,而顾扩脾胃则应贯守本病的全部过程。《金匮》治肝实脾的观点与东垣‘脾胃虚则九窍不通’的理论,应用于本病的治疗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在治疗外感热病时还善用清法,喜用银花、板兰根、鱼腥草、白花蛇舌草.黄芩、虎杖等药。特别对银花格外推祟,乃受祖辈的影响较深,谓银花气味芬芳,并无伤胃碍脾之嫌,还有透窍之功,对高热患者用量常达120克,颇为应手。与学生讲课使,还举施金墨治疗外感的经验,谓施云,“表证不可只知发汗,切应注意清里”。并谓“施创有七清三解、五清五解;三清七解诸法,可资借鉴。”因此,在治疗外感时,每于解表药中应当加用清剂;收效较好。他重视疾病的本质和热病善用清法,杂病房调脾胃的临床特点,也可窥见他既原则又灵活的思想方法。

科研成果

主持配制成“复方虎茵注射液”,用于急性黄疸肝炎患者,取得较好效果,受到武汉市卫生系统科技大会的奖励。

获奖情况

多次被评为省、市、区先进工作者,市、区优秀共产党员。

荣誉称号

国家级名老中医

学术兼职

曾任:

武汉中医学会副理事长

湖北中医药学会顾问

出版著作

主编和参编《肝病相关证治》(湖北科技出版社,1993),《中医急诊》(湖北科技出版社,1986),《医易会通精义》(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主要论文

1.万文谟,马肇禹,陈焕兰.热病2则[J].新中医,1993(07):20-21.

2.万文谟.治淋琐记[J].新中医,1990(08):19.

3.万文谟.肝病实脾之我见[J].湖北中医杂志,1981(03):14-17.

4.万文谟.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简介[J].湖北中医杂志,1980(04):13-16.

传承图谱

万文谟→柴文若。

标签:

上一篇: 曾庆骅

下一篇: 万友生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