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治范围
擅长诊治冠心病、中风、痴呆等重大疾病。
教育经历
1968年毕业于天津卫生专科学校(现为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973年至1976年参加天津市第四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1977年至1978年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进修。
1979年考取天津中医学院(现为天津中医药大学)首届研究生,师从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阮士怡教授。
1982年获天津中医学院(现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68年毕业后,在天津市大港区上古林医院从事临床工作。
1982年毕业后,留校从事科研、教学和临床工作。
1988年晋升为副研究员。
1990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
1991年被北京中医药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
1992年筹建了天津市中医医学工程研究所,担任所长。
1996年被遴选为本校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中药现代化研究。
学术思想
1、学风严谨,富于创新
周老,在培养中医人才方面,倡导知识——能力——创新——综合质量观育人新模式。注重理念创新,强调通读教育和专业教育有序结合,延伸学生发展空间;注重中医人才思维能力训练,学生动手能力训练,提出当代中医优秀人才首先要有科学的思维方法,临床科研中的动手能力,以及沟通演讲能力等综合素质。在对中风病的认识与治疗上,创立益肾化浊法治疗血管性痴呆,创建了脑脊液药理学方法;在中医现代化研究方面,首先开拓了中医舌诊现代研究,周老是舌诊现代研究的奠基者之一;在中药研究方面,创立了以中药组分配伍优化设计研制现代中药新模式和相关技术,创建了“标准组合——组效关系——组分配伍——优化设计”,研制现代中药的新模式,搭建了相关技术平台,建立了组合配伍优选设计方法,实现了在经验基础上通过科学实验组方,诠释了中医配伍理论的科学内涵,并提出中成药二次开发策略,构建技术体系。2008年,由周老主持的“30个中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与产业化开发”项日列入天津市20项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
2、中西合参,病证结合
中医学和西医学是两套医学体系,是运用两种思维方法从不同角度诠释人体的,西医是建立在解剖、生理、病理基础上,在还原论指导下的分析科学,重视形态结构;中医是在系统论指导下的整体医学,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阴平阳秘,注重平衡协调,重视人体功能状态。两种医学站在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把握人体健康,具有等同的科学价值,有很强的互补性,但不能相互取代。在生命科学领域,两种医学逐渐靠近,实现整体与微观局部相结合,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统一,从宏观整体认识生命现象的观念,逐渐成为当前医学研究的主流。周老在临床中坚持尽可能明确西医诊断,尽全力使中医辨证准确无误,提倡病证都要弄清楚,宏观把握,精细处置,不能偏废,疾病诊断明确了,有利于了解病因及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证候辨识清楚,有利于认识中医病因、病机及确定治则、方药。如胸痛,可见于心绞痛,也可见于肋软骨炎,都常见气滞血瘀证候,证候相同,病却不同,虽有可能用同样的方药治疗,但预后转归、疗效评价、饮食调摄却大相径庭。另外,周老特别重视临床信息采集,辨别疑似,明察异同,全面分析日前的诊断。同时,问其所苦,抓住主要症状,由此及彼,逐层深入,四诊合参,准确辨证,从而制定相应治法,处方用药。如在血管性痴呆(VD)治疗中,因VD具有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症状复杂,证候多变的临床特点,他总结多年经验,根据其病程呈阶梯性进展,病情波动较大的特点,首创划分平台期、波动期及下滑期的分期治疗方案,在各期中,再辨识证候类型,以病为纲,以证候为目,执简驭繁,纲举目张,较好地把握了痴呆的病证诊断,提高了该病的诊治水平,该方案己被全国中医脑病学会采用,成为痴呆治疗的指导原则。周老认为中医应与时俱进,与科学共创新,融汇中西,扬长避短,存古纳新,才能不断增强中医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3、尊崇经典,精于配伍,善用对药
周老认为中医必须先加以继承,才能创新发展,继承中医先要读经典,才能做好临床,他要求学生必须熟读、精读中医“四部经典”,并首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因为《黄帝内经》是中医基础理论之源,“至道之崇,奉生之始”。几千年来,历代医家宗其理,展其术,承先启后,形成了中医药学科完整体系,而《伤寒杂病论》不仅填补了《内经》在临床医学方面的不足,且开中医辨证论治之先河,但同时要求不可生搬硬套,主张学各家之长,择其善者以从之,兼收并蓄,取精用宏,研读经典,要明其理,知其要义,融汇贯通,将经典理论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去。周老在临床中注重运用经方,并特别注重方剂配伍研究,开拓了“处方行为学”研究领域。将中医处方设计的临床思维过程和逻辑推理规律,转变为处方行为程序和规范,他精读历代本草方书,善从同类药中寻不同,用比较方法,找出每味药特点,牢记在心,获益无穷,因而临床用药配伍精巧,颇具匠心,宗七情和合之旨,遵相须、相使、相反、相杀等原则,创立了很多对药或组队药,疗效显著,且易于掌握,便于应用,成为其用药的特点。临床中同性药配对,协同增效,力胜一筹。如藿香、佩兰配对,藿香味辛,性微温,芳香温煦而不燥,既能解表邪又能化里湿;佩兰味辛、性平,气味芳香既散表邪又能宣化湿浊而定痛。二药伍用,芳香化浊,醒脾和胃力彰,多用于胸痹兼有湿邪阻滞,见胸脘满闷,纳呆倦怠,口中黏腻,舌苔腻者。酸枣仁、夜交藤配对,酸枣仁甘平,养肝宁心,安神,敛汗;夜交藤甘平,养心安神,引阳入阴,二药伍用,补肝宁心,眠惊悸。乳香、没药配对,乳香辛苦温,气芳香,辛散苦泄,芳香走窜,入肝经走血分,能于血中行气,没药色红棕,香气浓,以活血散瘀为要,破瘀之力稍强,二药合参,兼走气血,取效快捷,共奏疏通经络,活血祛瘀之功。此外,周老常用药对还有茯苓、麦冬,附子、干姜,茵陈、苍术,生大黄、瓜蒌,杏仁、桑皮,紫苑、款冬,女贞子、旱莲草等等。周老以降香、五灵脂、延胡索、丹参四味药作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治标的基础方,临床用药时根据病情轻重随证加减。若病情尚轻,则去五灵脂;若血瘀兼气滞,脉见弦象时,则加用郁金,郁金既行气,又可以活血化瘀止痛;若患者疼痛严重时,加少量三七粉以增强活血化瘀之功,三七乃治血瘀诸病之要药;若患者心痛发作频繁而痛甚者,则加乳香、没药。两药均气味芳香,芳香走窜,活血破瘀之力颇强,两者常相须为用,但因两者辛散碍胃,常配伍佛手以和胃。总之,对药的配伍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复杂的病情变化中,可多味药合用,周老称之为“队药”,更适合复杂的病情,不仅使疗效倍增,还可减轻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
4、痰瘀互生,贵在权变
周老临证善于运用痰瘀学说治疗慢性心脑血管疾病及疑难病症。他发扬仲景“血不利则为水”之旨,有瘀必痰;总结多年临床经验,提出“水不利亦可为瘀”,痰瘀可互生之假说,瘀可生痰,痰也可瘀,两者相伍,交互为患,仅孰先孰后,孰轻孰重而已。究其端由,气血流畅,津液输布,则无瘀也无痰生。气不畅则血滞而成瘀,瘀血阻滞脉络,津液失于输布,聚而变生痰浊;同时气不行则津液不布,湿、痰、饮、浊皆可变生;痰湿皆为有形之邪,留滞不去,阻遏气机,气滞则血行涩缓,而成瘀滞,故可谓“水不行可为瘀也”。湿痰瘀浊,皆为阴邪,体稠质重,易于粘结相搏,交解难释。临床治疗单纯化瘀,事倍功半,痰瘀并治,相互为解。如治疗冠心病此类证候时,在传统活血化瘀法的基础上,重视湿邪,痰浊的辨识,湿邪轻浅用藿香、佩兰、白蔻仁之类,淫湿重者加蚕砂、半夏、苍术之品,化热生浊则伍用茵陈、浙贝,胶结者宜软宜选用海藻、昆布、生牡蛎之属。临床上虽然可见纯瘀无痰者,也偶见纯痰无瘀者,但痰瘀互生总是痛势所归,要于无显之处见现象,审时度势,用药宜早,防微杜渐。例如,在脂肪肝病理机转中,痰瘀互生,交互为患,是浊胶结,己成窠囊,治之亦难。在临床治疗中创疏肝导浊法则,研制的肝脂清胶囊,选用丹参、泽泻配伍,丹参活血化瘀,泽泻利水化湿,再加柴胡疏肝调气,荷叶升清降浊,旨在调理气机,防瘀浊生变,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已病防变,意都在此。
5、用药平和,不失果断
周老临证多选用药性平和的药物,在运用四君子汤时,虽人参大补元气,但有燥热之嫌,故选用性平味甘之黄精,补脾气,养胃阴,润心肺,性质平和,补而不燥。虚甚才选用人参、黄芪之品。体现了中医“以和为贵”的用药特色。同样,滋阴选用生地、麦冬、玉竹,养血选用何首乌、当归,多佐加苏梗理气,以免滋腻之品阻碍脾胃腐熟水谷,运化精微,继承了先贤“脾胃为后天之本”的思想,并具体应用于临床。总体来讲,周老用药平和,但不失果断。他常说,“有是证用是药,药证相宜,亦无陨也”。必要时取猛峻之品,速驱邪外出。
科研成果
1、主持血管性痴呆(VD)系统研究,首次制定了血管性痴呆证类分型标准和按平台、波动、下滑三期证治方案。
2、创立脑脊液药理学方法,揭示了中药对神经细胞保护的作用机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采用大样本临床流调方法,首次明确了中风病中医证候和先兆症动态演变规律,开展了中风病急性期常用治疗方法比较研究,建立了综合治疗方案,提高了临床疗效,并被推广应用。
4、主持开展了全国第一个中医药对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循证研究,建立了中医药循证评价系列方法和关键技术,为客观评价中医药疗效奠定了方法学基础,促进了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的整体提升,在行业内起到示范作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5、承担了三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开展了方剂配伍规律研究,任首席科学家。
6、主持建立了“中药注射剂产学研合作组织”,“现代中药产学研联盟”等转化医学机构。
7、建立了全国第一家中医工程研究所,开展了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8、总结的SARS发病特点和证候特征、病机及治疗方案,被WHO颁布的《SARS中医治疗方案》收录,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9、针对中医高等教育存在问题,组织了提高教学质量系统工程,提出了“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教育理念,倡导强化中医临床思维,注重临床技能训练,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10、主持制定了第一个《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医学专业认证。
11、主持完成的“中成药二次开发核心技术体系创研及其产业化”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2、承担科技部973项目“治疗心血管疾病有效方剂组分配伍规律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中医慢病临床科研体系及其成果转化应用模式研究”、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名优中成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临床研究”。
13、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临床试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4、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临床试验研究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5、方剂组分配伍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获得天津自然学一等奖。
16、中风病急性期辩证论治综合治疗方案临床研究与评价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17、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临床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8、复方丹参方药效物质和作用原理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复方丹参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原理研究获中华中医药科技一等奖。
20、益肾化浊法治疗老年期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1、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22、血沉曲线检测方法及仪器研制获国家发明四等奖。
获奖情况
1991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2005年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6年获吴阶平医学奖。
此外,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称号;还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国家科技计划组织管理突出贡献奖、第四届中医药国际贡献个人奖。
荣誉称号
学术兼职
国务院医改咨询专家委员会成员
第十届国家药典委员会执委兼中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
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要论文
1.田金洲,张伯礼,高学敏,沈志秀,胡镜清,张俊华,李磊,王桂华,房书亭,陈可冀.制定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的指导意见[J/OL].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4[2018-01-23].
2.张俊华,李幼平,张伯礼.循证中医药学:理论与实践[J/OL].中国中药杂志:1-12[2018-01-23].
3.梁爱华,高月,张伯礼.含马兜铃酸中药的安全性问题及对策[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7(11):17-20.
4.张伯礼.青蒿素的研究与发展[J].科学通报,2017,62(18):1906.
5.张伯礼.弘扬“青蒿素精神”,促进医药事业发展[J].科学通报,2017,62(18):2020-2021.
6.张伯礼.创新团队建设,保持学术长青——在第七次陈可冀院士学术思想传承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37(06):647-648.
7.张伯礼.中医思维与实践养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05):593-594.
8.张俊华,张伯礼.感染性疾病的挑战与中医药替代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7,42(08):1415-1417.
9.张伯礼,张俊华,陈士林,段金廒,黄璐琦,孙晓波,屠鹏飞,叶祖光,瞿海斌,魏建和,赵大庆,徐雅娟,薛晓娟.中药大健康产业发展机遇与战略思考[J].中国工程科学,2017,19(02):16-20.
10.李兰娟,张伯礼,徐建国,杜维波,肖永红,马伟杭,张建中,张俊华.我国感染病学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7,19(02):37-42.
11.张伯礼,张俊华.三审中医药法历程与感悟[J].天津中医药,2017,34(04):217-218.
传承图谱
阮士怡→张伯礼。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