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食行为的病因_异食行为的症状_异食行为怎么治疗_异食行为的注意事项|

xuanhujiaoyu

异食行为

异食行为(pica)又称异食癖,是一种以婴儿和儿童喜欢吞食非食物类物质如泥土、野草、煤渣、生米、石头、纸片、冰和污物等物品为特征的儿科疾病,临床上以吞食泥土较多见,称之为食土癖。

英文名称

pica

其它名称

异食癖

主要病因

感染性疾病、营养性疾病、心理社会因素、神经精神因素

常见症状

婴儿和儿童喜欢吞食非食物类物质如泥土、野草、煤渣、生米、石头、纸片、冰和污物等物品

检查项目

血常规、大便常规、微量元素检测、腹部X线检查或CT检查

发病部位

腹部

就诊科室

小儿科、消化内科、精神心理科、急诊科

流行病学

好发人群
无特发人群

症状

典型表现

异食行为多发生于2~6岁的儿童,其中男孩较女孩多见,成人多见于怀孕期的妇女。异食癖患者常自觉或不自觉地食入一些非食品类物质,如煤渣、土块、玩具上的油漆、沙子、泥土、纸屑、毛发、纽扣、衣服、松紧带、石头、污物等,一般先咬,然后吞食。对较小的能咽下去的物品都吞咽下去,而太大无法下咽的东西则通常情况下是放在口中咀嚼或舔吮,然后吐出,再取新的物品咀嚼舔吮。有异食行为的患儿通常不听从家长的劝阻,部分患儿是逆家长劝阻使行为发生更频繁,常避开家人偷偷吞食。

吞食不同的东西随之而产生不同的并发症,异食癖所引起的反应通常有以下几类:

1、营养不良

用土代替食物,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和缺锌,缺铁患儿常有贫血貌、精神反应差、乏力等。缺锌患儿常有食欲不振、生长发育停滞、体格矮小、智能迟缓、易感染各种疾病等。还有一种常见的营养不良: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此多见于食淀粉癖,摄入过多热量,而蛋白质摄入不足,轻者体重不增,重者精神委靡,反应差,凹陷性浮肿等。

2、中毒反应

如过多摄入铅引起的铅中毒反应,发育迟缓,学习困难,行为异常,孤独症,惊厥,语言和听力障碍,反复呕吐,反复腹痛等。

3、肠道堵塞症状

4、电解质紊乱

如食盐癖,可导致高钠、高钾血症。

5、其他

如感染钩虫、蛔虫,牙损害,胃痛,呕血,便血等。

总之,异食癖的危害主要取决与其吞食物质的类型和数量。由于长期吞噬非食物类物质,患儿体质一般比较消瘦,生长发育缓慢,而此种行为大多带有顽固性,持久性和隐蔽性,家长劝说教导和训斥一般无效。部分患儿性格怪异,常伴有其他情绪和行为障碍,如精神孤僻、自残或他残行为、性格分裂等。

原因

总述
异食行为不仅由于感染性疾病、营养性疾病等引起,还可与心理社会因素、神经精神因素等有关。明确病因对其治疗有重要意义。
症状起因

1、感染性疾病

特别是肠道寄生虫病感染,如感染钩虫、蛔虫、毛首鞭形线虫等。患儿感染钩虫后,成虫的吸血活动造成患儿失血,长期慢性失血导致宿主贫血,还有不同程度的食欲不振或多食易饥等,部分患儿即表现为异食癖,喜食生米、泥土、煤渣等。患儿感染蛔虫后,成虫寄生于肠道中,大多无症状,但部分患儿可表现为食欲不振,喜吃炉渣、土块等。同样,感染其他肠道寄生虫病也可出现类似症状。

2、营养性疾病

常见的有营养物质缺乏或矿物质过剩,如铁、锌缺乏,铅中毒等。

(1)食土癖与铁缺乏和贫血有很大的相关性,但没找到明确的致病关系。

(2)锌为人体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缺锌影响味蕾细胞更新和唾液磷酸酶的活性,使舌黏膜增生,角化不全,以至味觉敏感度下降,发生食欲不振、厌食或异食癖等症状。

(3)物质摄入过多,如铅中毒。铅是一种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通过手-口途径吸收或经呼吸道吸入,90%储存在骨骼,另10%随血液分布到全身各器官和组织,对全身血液、神经、肾脏、内分泌和免疫等系统产生毒性作用,其中之一就是异食行为。

3、心理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工作、生活、社会的压力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父母离异、家庭不和睦、父母关系紧张、过分的溺爱或虐待,是促使患儿喜食异物的发生因素。

4、神经精神性因素

推测异食癖可能与人类大脑神经的某种异常联络通路相联系。

常见疾病

肠道寄生虫病感染、营养物质缺乏、矿物质过剩、铅中毒等。

就医

急诊(120)指征

1、食入不能吃的有毒物体;

2、出现急性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3、出现口吐白沫、抽搐、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

4、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门诊指征

1、患者常自觉或不自觉地食入一些非食品类物质,如煤渣、土块、泥土、纸屑、毛发、石头、污物等。

2、伴贫血、乏力、精神差、生长发育慢等营养不良表现。

3、伴行为异常、孤独症、学习困难等。

4、伴反复腹痛、呕吐、腹胀、排便异常、呕血便血等消化系统症状。

5、伴牙齿损坏、寄生虫感染等。

6、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1、出现异食行为的小儿患者,须及时于儿科、精神心理科。

2、合并严重消化道表现者,可咨询消化内科。

3、吃了异物后出现严重中毒反应者,应急诊处理。

4、怀疑精神心理因素引起者,可到精神心理科就诊。

就医准备

1、家长应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好孩子的户口本、就医卡等。

2、家长可整理好孩子的病史、发病及诊疗经过等,因为医生可能会问及相关问题。

3、可能需要做血液检查,需空腹就诊。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家长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如果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家长记得携带药盒。

6、家长可提前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的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异食行为的?

2、主要喜欢吞食什么物质,比如泥土、野草、煤渣等?

3、除了异食行为外,您的孩子还有其他异常表现吗?

4、您的孩子生长发育怎么样?平时精神状态如何?

5、您的孩子今年多大?有过肠道寄生虫感染史吗?

6、您的孩子是否有贫血或铁、锌缺乏、铅中毒病史?

7、您的孩子平时食欲怎么样?

8、您和您爱人关系怎么样?家庭氛围和谐吗?

9、您和您爱人对孩子有过分的溺爱吗?经常打骂孩子吗?

10、您带孩子在别的医院看过吗?是否进行过治疗?用的什么治疗方法?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的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异食行为?影响生长发育吗?

2、还会出现更加严重的症状吗?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需要住院吗?可以用什么治疗方法?

5、能彻底治愈吗?还会再发吗?

6、我和我爱人平时该怎么做?怎么调整孩子的饮食?

7、我的孩子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

预计检查

医生会对患儿进行血常规、大便常规、微量元素检测等检查帮助诊断、寻找病因,还会进行腹部X线检查或CT检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了解是否存在感染。

2、大便常规

可明确是否存在寄生虫。

3、微量元素检测

可了解血中的铁、锌、铅等微量元素水平,明确否存在铁、锌缺乏或铅中毒。

影像学检查

腹腔X线检查或CT检查可以了解腹腔情况,明确是否有肠梗阻、肠穿孔等情况。

诊断

诊断原则

异食癖诊断的确立最终还是需要患儿或其父母发现并承认此种异常行为的存在。由于异食癖临床表现复杂,诊断主要依赖于患者本身的诉说,或其父母甚至是其伙伴的诉说,而患者往往觉得没必要讲出自己的异常行为,由于异食癖行为的隐蔽性,患儿父母往往很难察觉并采集到相关资料,这些就得从其伙伴处获得相关资料,也可就其喜欢的饮食进行开放式的讨论,然后再想办法询问其对不能吃的东西的进食情况。而有时也未察觉此为异常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要发现并诊断患儿的异食癖行为是比较困难的。通常是当患儿出现诸如贫血、营养不良、铅中毒、或其他代谢异常,才发现异食癖行为并做出诊断,甚至有时出现了上述情况时往往仍会忽视异食癖的诊断。碰到怀疑有异食癖行为的患者应进行全面体检,以发现贫血、脾肿大、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精神不振、腹痛、腹胀等体征。

诊断依据

诊断异食癖可参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CCMD-3)和《疾病及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的诊断标准

(1)经常吃一些非营养性物质,如泥土,生米,毛发等。

(2)反复多次异食,每周至少2次,至少持续1个月。

(3)不是由于其他精神障碍引起,不符合当地的习惯及传统。

(4)可伴有营养不良,贫血,肠道梗阻等并发症。

鉴别诊断

1、脑器质性疾病

有异食症状,但有其特殊的精神症状如意识障碍和(或)智力人格障碍,且其有确定的病理形态或病理生理改变,除此之外精神症状与病理改变有时间上的关系,而精神症状变化与脑部疾病的变化有相应的波动关系,且有昼轻夜重的特点。

2、躯体性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多先有躯体疾病的表现,精神症状多发生在躯体疾病的高峰期,除有精神症状外,多伴有躯体的病理体征及实验室的阳性结果,且躯体疾病与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转归等方面有时间上的密切关系,精神障碍可因躯体疾病的好转而好转。

3、精神分裂症

心境障碍、焦虑症、强迫症、婴儿孤独症等,均可有异食症状,但各有其特殊的精神症状,如精神分裂症的感知,思维及思维联想,情感,意志与行为障碍;心境障碍的燥狂或抑郁症,伴有情绪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焦虑症的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常伴有自主神经紊乱等;强迫症的强迫症状多有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强迫行为等。

4、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除异食外,患儿的整个语言、运动功能、思维均发育迟滞,智商低。

5、Kleine-Levin综合征

多见与青年男性,表现为发作性嗜睡,醒后食欲亢进,狼吞虎咽,常合并运动性不安,兴奋等,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天致数周。

6、肠道寄生虫病

除异食外,患儿常有贫血,腹痛等其他肠道寄生虫病的特征,大便标本中可发现虫卵或寄生虫,驱虫治疗后原发病好转,异食等症状也消失。

治疗

预计治疗
肠道寄生虫病,贫血等躯体疾病是异食行为较为常见的病因,但异食行为更多的被认为是一种心愿性行为,因此要根据不同病因,采用心理治疗,饮食治疗,中西医结合等综合治疗,并积极治疗因异食产生的营养不良、贫血、铅中毒、肠道寄生虫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随着年龄的增长,异食行为会逐渐消失,并不是所有的异食行为都具有危险性,有的异食患者是不需要治疗的。
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应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定时定量,饭菜可口,鼓励多进食含锌的动物性食物如肝、鱼、瘦肉、禽蛋、牡砺等,根据患者消化能力,适当增加铁质丰富的食物,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以增加铁的吸收。注意休息,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劳累等。

2、心理治疗

针对患儿出现异食行为的心理社会因素,给予相应的心理治疗。改善环境,特别是改善家庭环境,改善家庭中的不和谐现象,对父母离异的患儿要给予关心和照顾,使其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愿意与人分享其内心的感受及愿意正视异食是一种异常行为,并自我观察或记录下自己每天的异食次数和异食量,从内心改变异食的行为,同时指导父母,不要一味的责罚甚至捆绑患儿手足来达到减轻患者的异食行为,此举仅会增加患儿的反感和孤独心理,认为自己的行为无法被理解,而使他们暗中偷食异物的行为加重。除此之外,有几种行为治疗对改善异食症状有效,厌恶疗法可采用中度电刺激、催吐药物、自我惩罚等;阳性强化法与厌恶疗法相比,作用要慢,另外还可采用矫轻过正法等。治疗应从患儿的日常生活开始,指导患儿父母在孩子玩耍时密切观察,及时发现患儿的异食行为,以鼓励其放弃异食行为为主,辅以对异食行为进行处罚,同时清除掉环境中含铅丰富的物质和可能引起患儿异食的物质,如有动物排泄物的沙石箱子、泥土、松紧带、污物等,增加儿童居住及玩耍环境的安全性,培养患儿的兴趣爱好,如音乐、美术等,促其与其他儿童更好地融在一起,一定程度上忽视对异物的渴望。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异食行为可能会缓解,但一旦出现此种行为或伴之以并发症,就应及时治疗。

3、对症治疗

检查患儿是否存在其他疾病或并发症,对于并发的躯体疾病给予相应的治疗:

(1)根据检查微量元素结果,适量补充铁、锌等元素。

(2)伴有肠道寄生虫感染的患者,积极驱虫治疗:如钩虫感染患者,常用甲苯达唑、阿苯达唑或左旋咪唑等。

(3)中毒的患者,可用金属螯合剂中和血清中的铅,同时避免接触可致铅增高的物质如:室内装饰用的涂料,孩子们用的铅笔和教科书的彩色封面及很多玩具等。

(4)贫血、电解质紊乱、肠道梗阻、肾功能不良等并发症,可给予相应的内科和外科治疗。

相关药物
甲苯达唑、阿苯达唑、左旋咪唑

预后

一般预后
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症状会逐渐消失。对于并发严重躯体疾病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

日常

护理原则

1、注意患儿饮食,避免吞食异物,必要时需要安装监控。

2、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需要耐心指导患儿合理的饮食方法。

预防

注意事项

许多旧房子使用含有铅的油漆,住在这种旧房子中的孩子就有吃油漆碎屑导致铅中毒的危险,如在吮吸手指时会吃到已经渗透到房子尘土中的油漆。故应对城市内的儿童和住在旧房子中的儿童进行血铅水平监测。将他们转诊至营养师处进行营养咨询。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