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详情
1、健忘
临床表现为健忘失眠,心悸神倦,纳呆气短,脘腹胀满,舌淡,脉细弱。治宜补益心脾。方用归脾汤加减。
2、心悸
临床表现为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治宜补血养心,益气安神。方用归脾汤加减。
3、鼻衄
临床表现为鼻衄,或兼齿衄、肌衄,神疲乏力,面色晄白,头晕,耳鸣,心悸,夜寐不宁,舌质淡,脉细无力。治宜健脾养心,补气摄血。方用归脾汤加减。
4、月经先期
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提前,或经血量多,色淡红,质清晰;神疲肢倦,气短懒言,小腹空坠,纳少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治宜补脾养心,摄血调经。方用归脾汤或补中益气汤。
病因
本证由多因久病失调,思虑过度;或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生化不足;或因慢性失血,血亏气耗,渐致心脾气血两虚。
1、禀赋不足:由于早产或营养不足,可引起先天禀赋不足,气血亏虚,心脾虚弱,故致心脾亏虚。
2、年老久病:年老久病,脏腑功能减退,脾胃虚弱,气血化生不足,心失所养,从而引起心脾亏虚。或由于长期慢性失血,血亏气耗,心脾失养,故致心脾两虚之证。
3、思虑过度:中医认为,脾主思,过度思虑会耗伤脾气,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日久导致心血不足,故成心脾两虚。
4、饮食不节:饮食过少或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味等,均会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日久心失所养,渐成心脾气血亏虚。
脾主运化,脾虚气弱,运化失职,水谷不化,故食欲不振而食少,腹胀,便溏;脾气亏损,气血生化不足,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宁,则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头晕,健忘;脾虚不能摄血,血不归经,则皮下出血而见紫斑,女子月经量少色淡、淋漓不尽;面色萎黄,倦怠乏力,舌质淡嫩,脉弱,均为气血亏虚之征。
表现
1、典型表现:神疲乏力,心悸、头晕,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舌淡嫩,脉弱等症。
2、伴随表现: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面色萎黄或淡白、口唇爪甲色淡,皮下瘀斑,女子月经先期、量少色淡或淋漓不尽等。
脾虚气弱,运化失职,水谷不化,故食欲不振而食少,腹胀,便溏;脾气亏损,气血生化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宁,则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头晕,健忘;脾虚不能摄血,血不归经,则皮下出血而见紫斑,女子月经量少色淡、淋沥不尽;面色萎黄,倦怠乏力,舌质淡嫩,脉弱,均为气血亏虚之征。
诊断
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切的方法获得患者的基本情况。通常情况下,根据病史,以及心悸、神疲、头晕、食少、腹胀、便溏等典型症状即可确定心脾亏虚诊断。
舌诊可发现舌苔薄,脉诊可发现脉细弱。
心脾亏虚证常需与心肝血虚证进行鉴别。二者都可由禀赋不足、年老久病、饮食不当等原因所致,且都可能出现心悸、失眠、面白无华、口唇及爪甲淡白等心血不足的表现。但心脾亏虚证者,还可见脾失健运的症状,如食欲下降、腹胀、腹泻等;而心肝血虚证者,还可见肝血不足的表现,如头晕目眩、视物模糊、肢体麻木、震颤等。
治疗
归脾汤、八珍汤,脾气虚明显者,可用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心血虚明显者,可用养心汤、补心丹、炙甘草汤等。
1、中药材: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熟地黄、当归、龙眼肉、茯神、远志、酸枣仁等。
2、中成药:归脾丸、人参归脾丸、补中益气膏、参芪五味子片、人参养荣丸等。
针刺或艾灸足三里穴、心俞穴、脾俞穴,以及神门穴、内关穴、三阴交穴、中脘穴、关元穴等腧穴,具有补益心脾的作用。沿着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进行推拿按摩,也有一定保健效果。
本证经积极治疗后,多数患者预后较好,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气阴两虚证,少部分患者可能发生气虚血脱证的危重证候。
日常
应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并注意劳逸结合。对于病情较轻者,可适当运动,有助于调畅气血,进而增强体质;对于病情较重者,应充分休息,待病情缓解后,再逐渐开始获得。同时,应注意寒暑变化,避免外邪侵袭而诱发或加重病情。
应主动调节情绪,尽量保持情绪心情愉快、精神乐观、情绪稳定,避免过度思虑、紧张、焦虑,以免加重病情。
应进食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并可适当食用黄芪、党参、莲子、桂圆、山药、白术、大枣等补益心脾的药材。平素饮食忌过饱、过饥,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此外,还应戒烟限酒、戒浓茶等。
由于本病病程较长,因此需要患者遵医嘱坚持长期治疗和生活调理,才能获得稳定的治疗效果。同时,如果存在原发疾病者,应积极治疗控制。
就医
如果经常出现心慌、气短、疲劳、头晕,或出现食欲下降、腹胀、腹泻,以及月经不调等不适症状,或存在慢性失血、紫癜等疾病者,应尽早就医。
通常可根据症状表现到中医内科、心内科、血液科、消化科、妇科等科室就诊。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心电图等辅助检查,有助于疾病诊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