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原因
1、神经系统损害
脑震荡、偏瘫、横贯性脊髓炎、小儿麻痹症、脊髓空洞症、交感切除后、神经节阻滞等。
2、内分泌疾病
尿崩症、糖尿病、甲亢、垂体功能亢进。
3、皮肤疾患
硬皮病、银屑病、鱼鳞病、维生素A缺乏症、疤痕疙瘩、放射性皮炎。
4、感染性疾病
疟疾、结核。
5、功能性疾病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性出汗、味觉性多汗症。
6、先天性疾病
先天性外胚叶发育不良。
7、其他
尿毒症、血友病、月经异常、结缔组织疾病等。
脑震荡、偏瘫、横贯性脊髓炎、小儿麻痹症、脊髓空洞症、神经节阻滞、尿崩症、糖尿病、甲亢、垂体功能亢进、硬皮病、银屑病、鱼鳞病、维生素A缺乏症、放射性皮炎、疟疾、结核、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性出汗、味觉性多汗症、先天性外胚叶发育不良、尿毒症、血友病、月经异常、结缔组织疾病、无汗症、多汗症、盗汗症、臭汗症、色汗症、血汗症、尿汗症等。
就医
1、无汗,体温不能调节,伴高热等;
2、长时间在高热环境中停留出现急性中暑表现;
3、出现其它紧急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1、出汗过多、过少或无汗;
2、伴汗液气味异常,有臭味,体味大;
3、伴汗液颜色改变,有时出血汗;
4、反复在夜间睡眠中出汗,醒来后汗止;
5、伴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表现;
6、伴反复心悸、食欲亢进、易怒、失眠等,常见于甲亢患者;
7、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表现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1、平时多汗、汗臭者,可于皮肤科就诊。
2、疑似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疾病者,须于内分泌科就诊。
3、疑似神经系统损害者,须于神经内科就诊。
4、无汗者常见于紧急情况,须急诊处理。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勤洗澡,保持个人卫生。
3、穿宽松、棉质衣物,勤换洗。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是什么时候出现出汗异常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加重吗?
2、您的出汗异常以何种形式存在?出汗多还是少,还是颜色、气味的异常?
3、如果出汗过多,是全身还是局限性多汗?
4、您经常在夜间睡眠中出汗,醒来后汗止吗?
5、如果是颜色异常,主要表现为什么颜色,黄色、蓝色、绿色还是别的颜色?
6、如果是气味异常,则异常气味多出现在身体哪个部位?什么情况下会加重或缓解?
7、您是否伴有肢体乏力、多饮、多尿、发热、出血等不适?
8、家庭成员中有类似的情况吗?
9、您曾经有糖尿病、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尿毒症等疾病吗?
10、您是否有结核、硬皮病、疟疾等病史?
11、您有其他疾病吗?
12、您在别的医院是否进行过治疗?用的什么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如何?
1、我的出汗异常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检查前需要注意什么吗?
4、严重吗?我需要住院吗?
5、我可以用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有风险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我该怎么护理?平时我需要注意什么?
9、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
医生会有选择性的让患者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糖、甲状腺功能以及X线、CT等检查,从而明确诊断。必要时,还可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1、血液检测
血汗症可进行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因子,出、凝血时间的检查。
2、出汗试验
适用于局部出汗功能障碍,于皮损部涂以碘酊,待干后,分别于皮内注射1:1000浓度的毛果芸香碱液0.1~0.2ml,轻轻吸干针尖渗液,立即撒上薄层淀粉。3~5min后,正常皮肤淀粉出现蓝色小点,表明出汗正常。如皮损部无蓝色小点,则表示局部出汗功能障碍而无汗液排出。
3、其他
(1)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
(2)甲状腺肿大者,应做甲状腺功能检查。
(3)多尿者应做血糖检查。
(4)怀疑神经系统疾病者,应做CT及脑脊液检查
(5)此外,部分病例应做C反应蛋白、血沉、抗核抗体、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抗ss-A及抗ss-B检查等。
1、怀疑结核者应做胸部X正侧位照片及OT试验。
2、尿汗者应做B超检查检查。
3、怀疑神经系统疾病者,应做CT检查。
诊断
医生会根据检查有无出汗异常、判断何种出汗异常,结合病史、相应检查结果作出诊断。
1、判断有无出汗异常
当一个人排汗过多或过少,或者是汗液的颜色、气味发生异常时,即可判断有出汗异常。正常人在体力劳动后,在热天高温环境下的出汗为正常生理现象,不称为多汗症。
2、鉴别是何种出汗异常
出汗异常包括排汗过多或过少,或者是无汗、或者是汗的颜色异常等,当遇见出汗异常的患者时,通常可根据临床表现作一粗略分类。
3、病史采集
病史对出汗异常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病史采集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出汗的多少。
(2)汗的颜色及气味。
(3)有无头痛、呕吐。
(4)有无肢体乏力、瘫痪。
(5)有无肢体麻木。
(6)有无多饮、多尿。
(7)有无怕热、多食、易饥、烦躁、心悸。
(8)有无畏寒、发热。
(9)有无出血、月经增多。
(10)有无先天性疾病史。
4、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时应对下述检查更加注意:
(1)汗的颜色。
(2)甲状腺是否肿大,有无血管杂音。
(3)胸部情况,特别注意有无肺部体征。
(4)有无皮疹。
(5)皮肤感觉有无障碍,肌力有无减退。
(6)神经反射,有无病理性反射。
5、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血小板、凝血因子、胸部X、出汗试验、B超检查等有助于诊断。
1、无汗症
本病是指局限性的或全身性的皮肤表面的少汗或无汗。可由汗腺本身的异常或神经通路的某一水平的不正常造成。全身性无汗症如全身性的疤痕疙瘩,夏季不能调节体温可发高热和极端不适。某些先天性因素引起的全身性无汗患者常合并毛发、指甲异常等。局限性无汗症,局部皮肤有干燥、粗糙症状。
2、多汗症
本病是指皮肤出汗异常过多的现象。正常人在体力劳动后,在夏天高温环境下出汗均为正常生理现象,不称为多汗症。
(1)局限性多汗症:常始于儿童期或青春期,男女均可发生,可有家族史,可以持续几年,至25岁以后有一个自然减轻的倾向。本症最常见的部位为掌跖、腋下、腹股沟、会阴部,其次为前额、鼻尖和胸部。掌跖多汗可以持续性或短暂性,由情绪波动造成,常出现手足发冷或发绀现象,掌跖多汗时常影响工作,日久可伴手足角化表现。腋部出汗是由于小汗腺过度活动引起,不像腋臭主要起因于大汗腺。
(2)泛发性多汗症:主要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全身广泛性多汗,如感染性高热,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或口服退热剂以出汗来散发热量。其他像中枢神经系统包括皮质及基底神经节,脊髓或周围神经的损害可以造成全身多汗。
3、盗汗症
睡眠中出汗,醒来后即止者,称之为盗汗。盗汗多由甲亢、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结核病、低血糖、虚脱、休克及某些传染病、结缔组织疾病引起。
4、臭汗症
臭汗气味主要发生在腋下、足底、趾缝和会阴部,其次是腹股沟、肛周、脐窝和妇女的乳房下。大多与汗液有关,因此夏季加重,以青春发育期臭味最重,随年龄增长而减轻。臭汗气味轻重不同,重的为一种刺鼻的特殊气味,轻的在不出汗时几乎无气味发生。另外,臭味可随个体和种族的差异而有显著的不同,有些患者有遗传性,家族中有同样患者。
5、色汗症
本病是指罕见的大汗腺功能失调造成的有色汗液。多发生于腋窝或见于异位性大汗腺存在部位如面部。一般10%的正常人中大汗腺分泌的色素是黄色、蓝色或绿色,大多不引起症状,极少数病例局部皮肤可被严重污染。色汗的汗液可为黑色、紫色、蓝色、棕色、黄色或绿色,红色很少。
6、血汗症
血汗症非常罕见,为血液或血液色素混在汗液内而由汗液排出。一般见于鼠疫、血友病、月经异常或严重神经疾患的患者。好发的部位为眼睑、额部、胸部及生殖器等处。
7、尿汗症
尿汗症为尿素等物质通过汗液排泄到皮肤表面,当皮肤表面的汗液干燥后,尿素物质析出而成白色粉末状物质。本病主要见于严重尿毒症的病人,糖尿病及痛风的患者也可出现。
治疗
;
1、无汗症
先天性外胚叶发育不良造成的无汗症目前无法治疗,若为其他疾病造成的无汗症则应治疗原发病。全身无汗在夏季不能调节体温感极端不适时,可迁居低温地区或采取人工降温如装置空调。此外口服毛果芸香碱,可以刺激汗腺分泌,可内服维生素A和甲状腺片。
2、多汗症
(1)内服药:常用阿托品、普鲁本辛、颠茄合剂,具有暂时性效果,但有口干等不良反应,故较少使用。现有人用中药治疗,有一定疗效。
(2)手术:外科手术切除交感神经会造成无汗,故不宜采用此法。
(3)外用药:常用的局部止汗剂如醋酸铝溶液、明矾溶液、鞣酸溶液;掌跖部多汗可外擦福尔马林溶液或氯化铝溶液。
(4)其他:对严重的掌跖多汗症可考虑浅层X线照射,以抑制汗腺分泌。
3、盗汗症
治疗主要为针对原发疾病的治疗。
(1)甲亢:应控制高代谢症候群,降低血T3、T4水平。
(2)结核病:应使用抗结核治疗。
(3)低血糖:应升高血糖。
(4)休克:应抗休克。
4、臭汗症
本病对健康无影响,轻的可不必治疗。平时应注意清洁,经常沐浴,勤换衣服,保持干燥。同时治疗多汗症是重要的,因汗液减少可使细菌大大减少,局部可外用臭汗扑粉,或外用甲醛溶液也有一定疗效。局部抗菌药物新霉素乳剂或溶液外用也可。必要时可行手术作部分切除或激光治疗。足和趾缝发臭的可用高锰酸甲溶液浸泡,多次使用后有效。
5、色汗症
本病无特殊治疗方法。据报道用黄柏、苦参水煎泡脚治疗足趾黑蓝色色汗症,疗效颇佳。
6、血汗症、尿汗症
二者均需治疗原发病。
预后
1、如果精神状态不好,需要保持良好的情绪,如果出汗情况比较严重,可咨询心理医生。
2、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钾、钙及维生素C的食物,补充水分最好是少量多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