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1、急性
大多数有症状,最常见症状为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和乏力,如不及时治疗,将迅速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而急性患者体征多数不明显。
2、慢性
轻者可多年无症状,甚至耐受体力劳动。出现左心室功能不全时,可有心悸、胸闷、端坐呼吸以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表现。体格检查可发现心尖搏动范围扩大,向下、向外移位;吸气末于胸骨左缘第三肋间闻及舒张期递减性柔和的高调杂音,部分左心室肥厚患者可闻及第四心音。通常情况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在较长时间内无症状,由明显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到出现明显的症状可长达10~15年;一旦发生心力衰竭,则进展迅速。
原因
引起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疾病,也是导致主动脉瓣反流的原因。
1、急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感染性心内膜炎。
(2)创伤:伤及主动脉根部、瓣叶、瓣叶支持结构。
(3)主动脉夹层:通常见于马方综合征,特发性升主动脉扩张,高血压或妊娠。
(4)人工瓣膜破裂。
2、慢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主动脉瓣疾病:如风心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先天性畸形、主动脉瓣黏液样变性、强直性脊柱炎等。
(2)主动脉根部扩张:如梅毒性主动脉炎、马方综合征、特发性升主动脉扩张、严重高血压或动脉粥样硬化等。
感染性心内膜炎、主动脉夹层、高血压、风心病、强直性脊柱炎等。
就医
1、突发严重的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
2、持续剧烈胸痛、面色苍白;
3、伴寒战、高热等;
4、伴意识模糊、昏迷等;
5、出现其它危及生命的情况。
以上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1、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主动脉瓣反流;
2、伴反复心悸、胸闷、呼吸费力;
3、伴易疲惫,活动耐力下降,轻微活动即触发上述症状;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若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危及生命的病症时,要及时去急诊科处理。病情平稳者须于心血管内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进行抽血检查。建议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次日清晨空腹抽血。
3、建议患者穿宽松的衣服,以便医生进行相关检查。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具体都有哪些不适表现?
2、这些症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出现多久了?
3、症状在哪些情况下会加重?在哪些情况下又会缓解?
4、既往是否有心脏疾病的相关诊断?心脏做过什么治疗吗?
5、既往心电图出现过异常情况吗?
6、亲属中是否曾有人患心脏病或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7、血压、血糖、血脂的情况是怎样的的?控制情况如何?
8、平时有吸烟、喝酒的习惯吗?具体的量是多少?
9、近期胸部是否受过伤?
10、近期是否还得过其他疾病?吃过什么药?
1、我的这种情况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严重吗?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有什么治疗方法?需要住院吗?
4、针对目前的病情,可以达到怎样的治疗效果?
5、必须要卧床休息吗?
6、治疗后是否可以正常生活?有没有后遗症?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9、是否需要复查?多久一次?
检查
医生会先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情况,医生还会建议做血常规、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磁共振显像、主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明确诊断。
了解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等情况,观察基本的生命体征。心脏听诊注意心律、异常心音等,有助于初步判断主动脉瓣的情况。
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提示感染。
1、胸部X线检查
急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心脏大小正常或稍有增大,常有肺淤血和肺水肿征。慢性主动脉关闭不全者心脏明显扩大,典型扩大为左心室向左下扩大,致左心室长轴明显增长,但横径仅略有增加。
2、放射性核素检查
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可测定左心室收缩、舒张末容量和休息、运动射血分数,判断左心室功能。根据左心室和右心室每搏量比值估测反流程度。
3、磁共振显像
可准确测定反流容量、左心室收缩末期和舒张容量及关闭不全瓣口的大小。
4、主动脉造影
选择性主动脉造影可半定量反流程度,可作为外科手术的参考依据。
5、超声心动图检查
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左心室功能的评价亦很有价值;还有助于病因的判断。二维超声心动图能够更全面地观察主动脉瓣及其周围结构,有助于主动脉瓣反流不同病因的鉴别。多普勒超声可显示主动脉瓣下方舒张期涡流,对检测主动脉瓣反流非常敏感,并可判定其严重程度,定量分析主动脉瓣反流程度。
心电图检查:急性患者,窦性心动过速和非特异性ST-T改变常见,可有或无左心室肥大。慢性常见为左室肥厚、心室内传导阻滞、室性和房性心律失常。
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及体征,结合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即可明确诊断。如有寒战、高热、多汗、休克,需警惕感染性心内膜炎;突发剧烈疼痛、休克,需警惕主动脉夹层。
1、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由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等)直接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本病常有急性化脓性感染、近期手术、外伤、产褥热或器械检查史。主要表现为败血症的征象,如寒战、高热、多汗、皮肤黏膜出血、休克、血管栓塞和迁移性脓肿,且多能发现原有感染病灶。心脏短期内可出现杂音,且性质多变,粗糙。由于瓣膜损坏一般较严重,可产生急性瓣膜关闭不全的征象,临床上以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最易受累。
2、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是指在内因和(或)外力作用下造成主动脉内膜破裂,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渗入主动脉壁的中层,并沿其纵轴延伸剥离形成夹层血肿,主动脉可呈瘤样扩张,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特点为急性起病,突发剧烈疼痛、休克和血肿压迫相应的主动脉分支血管时出现的脏器缺血症状。主动脉瓣反流是近端主动脉夹层的重要特征,其杂音具有乐音样特点,沿胸骨右缘比胸骨左缘听诊的更清楚。超声心电图和CT血管造影可明确诊断。
3、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一般起病比较隐匿,早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有些病人在早期可表现出轻度的全身症状,如乏力、消瘦、长期或间断低热、厌食、轻度贫血等。累及心脏时,以主动脉瓣病变较为常见。临床有不同程度主动脉瓣反流者约1%;约8%发生心脏传导阻滞,可与主动脉瓣反流同时存在或单独发生。
治疗
主动脉瓣反流的患者需要明确具体病因,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1、感染性心内膜炎
及早采用足量有效抗生素是治疗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治疗原则是早期、大剂量、长疗程经静脉给予抗菌药。对症治疗可少量多次输鲜血、冻干血浆或人血白蛋白、多种氨基酸等,以改善全身状况,增强机体抵抗力。适当应用营养心肌药物,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有急性心功能不全者按心力衰竭处理。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急性主动脉瓣或二尖瓣关闭不全,导致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而内科治疗无效者,应在积极抗感染同时,争取施行瓣膜置换术。
2、主动脉夹层
对于急性主动脉夹层,一经诊断,应立即进行监护治疗,绝对卧床休息。在严密监测下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如降血压或纠正休克,使生命指征包括血压、心率及心律等稳定,并监测中心静脉压及尿量,根据需要可测量肺毛细血管楔压和心排出量。病情一旦稳定,要不失时机作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变的类型与范围,为随后的治疗提供必要的信息。夹层范围不大无特殊血管并发症时,可试行内科药物保守治疗,若一周不缓解或发生特殊并发症如血压控制不佳、疼痛顽固、夹层扩展或破裂,侵及冠状动脉的先兆(缺血症状及心电图改变)、急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应立即行介入或手术治疗。
3、强直性脊柱炎
治疗目的主要在于控制炎症,减轻或缓解症状,维持正常姿势和最佳功能位置,防止畸形。要达到上述目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疗,包括教育病人和家属、体育疗法、物理治疗、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