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
高血糖(hyperglycemia)是指血糖高于正常值。临床上,空腹血糖高于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7.8mmol/L,均可以称为高血糖。可有口渴、多饮、多尿、乏力、体重减轻等症状。长期的高血糖会使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发生病变,应及早治疗。高血糖不是一种疾病的诊断,只是一种血糖监测结果的判定,高血糖不完全等于糖尿病。
英文名称
是否医保
遗传性
主要病因
常见症状
检查项目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重要提醒
流行病学
症状
1、口渴、多饮、多尿
由于血糖升高,大量水分丢失,血液渗透压也会相应升高,高渗状态会刺激下丘脑的口渴中枢,从而引起口渴、多饮的症状。同时,血糖升高,尿糖增多,所以可引发渗透性利尿,从而引起多尿的症状。
2、乏力、体重减轻
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的缺乏将导致体内葡萄糖不能被利用,蛋白质和脂肪消耗增多,从而引起乏力、体重减轻。
3、其他
包括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心跳加速、呼吸缓而深、血糖测量值升高、尿糖测试呈阳性反应等。短时间、一过性的高血糖对人体无严重损害。但患糖尿病时,长期的高血糖会使全身各脏器及组织发生病理改变,出现各种慢性并发症。血糖波动越大,并发症发生率越高。
原因
根据病因高血糖有生理性增高和病理性增高之分,除生理因素外,遗传因素、某些慢性疾病、肿瘤、应激因素、药物因素等导致的高血糖,均为病理性高血糖。
1、生理因素
常见于餐后1~2小时。此外,高糖饮食、短期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均可造成血糖的暂时升高。
2、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引起血糖高的一个重要因素。直系亲属(父亲、母亲、兄弟姐妹)血糖升高者,则发生高血糖的风险较高。此外,许多遗传性疾病也常伴有高血糖状态,如1型肝糖原沉着症、急性阵发性血卟啉病、脂肪萎缩综合征、早老综合征、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等。
3、某些疾病
(1)糖尿病以高血糖为主要临床特征,肥胖症也常出现高血糖。
(2)肝炎、肝硬化、肝脏广泛性损害,使肝脏合成糖原功能障碍,肝糖原储备能力下降,易发生餐后高血糖。
(3)甲状腺亢进症引起的甲亢性高血糖,其原因是此症能加速肠壁的血流,使食物中糖的吸收增加,故餐后血糖明显升高并岀现尿糖,糖耐量试验也可异常。
(4)肢端肥大症常由于生长激素分泌过盛而引起糖代谢紊乱,进而出现高血糖症状。
4、肿瘤
内分泌肿瘤可引起高血糖,如柯兴氏综合征、胰高血糖素瘤、胰岛α细胞瘤等。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是各种激素使体内糖代谢异常。
5、应激因素
一些严重的疾病,如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感染性休克等,以及严重烧伤、大手术等,会使体内升糖激素分泌增加,拮抗胰岛素,从而出现血糖升高。
6、药物因素
在造成血糖升高的药物中,激素类药物最严重。此外,还有利尿剂、抗癌药、抗高血压药、女性避孕药、三环类抗抑郁药、苯妥英钠、氨茶碱、甲氰咪胍、甲状腺素、异烟肼等。
7、其他
如病毒感染、化学毒物、呕吐、腹泻、高热、脱水、疼痛、麻醉、窒息、癫痫、子痫等。
1型肝糖原沉着症、急性阵发性血卟啉病、脂肪萎缩综合征、早老综合征、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肝炎、肝硬化、胰高血糖素瘤、胰岛α细胞瘤、急性心肌梗死、感染性休克、肢端肥大症、肥胖症、高脂蛋白血症、痛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糖尿病等。
就医
1、原有的烦渴、多尿症状加重,明显精神不振、头痛、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等;
2、呼吸深大,呼吸频率加快;
3、嘴唇干裂、皮肤干枯、精神萎靡、意识模糊、昏迷等脱水、休克表现;
4、自测血糖极高,甚至达到30~50以上;
5、出现其它紧急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1、患者自测或体检发现空腹血糖值大于6.1mmol/L,餐后1h血糖超过11.1mmol/L,餐后2h血糖大于7.8mmol/L;
2、伴有口渴、多饮、多尿、乏力、体重减轻症状;
3、伴视力改变;
4、伴足部疼痛、皮损、小溃疡;
5、伴手足发麻、感觉异常;
6、伴反复发生炎症感染,如尿道炎、外阴炎、包皮炎、伤口易感染不易愈合等;
7、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1、若血糖极高,疑似出现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应立即去急诊科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2、若病情平稳,可去内分泌科就医诊治。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进行血常规、血糖等抽血检查,检查前一夜10点后禁食,次日清晨空腹抽血,但注意警惕低血糖的发生。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某些药物控制血糖,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的高血糖是何时开始的?随时间推移,血糖是否有变化?
2、您是如何发现高血糖症状的?是饭前还是饭后测量的血糖?
3、除高血糖,您是否有多饮、多食、多尿、乏力、体重减轻等情况?
4、您以前有过高血糖表现吗?什么原因造成的?
5、您使用过药物治疗高血糖吗?什么药?
6、您平时喜欢吃甜食吗?饮食规律吗?
7、您吸烟吗,吸烟多久了,每天吸多少?
8、您平时喜欢喝酒、咖啡或饮料吗?
9、您的亲属中有人患有糖尿病吗?
10、您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吗?有用药控制吗?
1、我的高血糖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严重吗?
2、我是患有糖尿病吗?需要住院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5、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有哪些?
6、这些治疗方法有风险吗?
7、我还患有其他疾病,对治疗有影响吗?
8、我日常要注意什么?回家后如何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外,还会进行血常规、血糖检测、糖耐量试验、尿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内分泌激素、眼底检查、超声检查等。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观察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变化,了解有无眼突、甲状腺肿大、肝大、脾大等。
1、血常规
对感染性疾病和血液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2、血糖检测
静脉血糖是诊断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金标准,但是由于静脉血糖检测比较繁琐,确诊后一般只需要测定指血的血糖即可成为监测血糖的标准,可以在家中用家用血糖仪进行自我血糖监测(SMBG),它的好处在于能够快速反映身体内的实际血糖水平,更好地了解病情,及时调整治疗。现在还有动态血糖监测(CGM)可以更加精细的了解我们全天血糖的特点。;血糖监测的时间应包括空腹血糖、三餐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睡前血糖、随机血糖,必要时加测凌晨1~3点时的血糖。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当血糖高于正常范围而又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时,须进行OGTT,OGTT应在无摄入任何热量8小时后,清晨空腹进行,成人口服75g无水葡萄糖,溶于250~300ml水中,5~10分钟内饮完,测定空腹及开始饮葡萄糖水后2小时静脉血浆葡萄糖。儿童服糖量按1.75g/kg计算,总量不超过75g。
4、尿糖
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但尿糖阳性只是提示血糖值超过肾糖阈(约10mmol/L),因而尿糖阴性不能排除糖尿病可能。并发肾脏病变时,肾糖阈升高,虽然血糖升高,但尿糖阴性。肾糖阈降低时,虽然血糖正常,尿糖可阳性。
5、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可有效地反映糖尿病患者过去1~2个月内血糖控制的情况,被用作糖尿病控制的监测指标。
6、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
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2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岛素正常或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
7、内分泌激素
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垂体激素、糖尿病激素等,可对相关激素在机体内的含量进行测定。
1、超声检查
可以了解甲状腺及腹部脏器的情况。
2、其他
CT及MRI(核磁共振)检查可发现全身占位性病变,并初步定性及定位。
眼底检查是一项重要的检查,可以观察视网膜、玻璃体、脉络膜等眼底结构的情况,判断是否出现眼部并发症。
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检查结果有助于病因的诊断,若游离四碘甲状腺氨酸(T4)水平升高,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若血浆皮质醇水平升高,考虑皮质醇增多症;血浆生长激素水平升高,考虑肢端肥大症或巨人症;24h尿儿茶酚胺水平升高,考虑嗜铬细胞瘤;若上述所有检查均正常,通常可诊断为糖尿病,尽管部分病人可能有高血糖素瘤或胰腺疾病。部分药物可致假性血糖升高。
1、糖尿病
临床上高血糖大多数为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糖尿病中90%~95%为2型糖尿病,5%左右为1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包括遗传性细胞功能缺陷、遗传性胰岛素作用缺陷、胰腺外分泌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或化学因素诱发的糖尿病,感染、免疫介导的少见类型糖尿病、伴糖尿病的其他遗传综合征)和妊娠糖尿病都相对少见。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鉴别,除了发病年龄和临床表现外,主要结合糖尿病相关抗体检测和胰岛功能评估。
2、其他
可引起血糖升高的非糖尿病性疾病有应激性高血糖、肥胖症、代谢综合征、高脂蛋白血症、弥漫性肝病、痛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鉴别诊断时首先是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检,发现相关线索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必要时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
治疗
1、磺脲类
作为单药治疗,主要选择应用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非肥胖病人、用饮食和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时。常用药物有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等。其不良反应有低血糖、体重增加、皮肤过敏、食欲减退等。其禁忌证为1型糖尿病,有严重并发症或β细胞功能很差的2型糖尿病,儿童糖尿病,孕妇、哺乳期妇女,大手术围术期,全胰腺切除术后,对硫脲类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者。
2、格列奈类
具有吸收快、起效快和作用时间短的特点,主要用于控制餐后高血糖,也有一定降低空腹血糖作用。常用药物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和米格列奈等。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低血糖和体重增加。
3、双胍类
作为2型糖尿病治疗一线用药,可单用或联合其他药物。与胰岛素联合应用可能减少胰岛素用量和血糖波动。目前广泛应用的是二甲双胍。其不良反应有皮肤过敏、维生素B12缺乏及消化道反应等。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45ml/min)、肝功能不全、缺氧及高热病人禁忌,慢性胃肠病、慢性营养不良不宜使用;1型糖尿病不宜单独使用本药;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严重代谢紊乱、严重感染、缺氧、外伤、大手术、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等,对药物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者,酗酒者不宜使用。
4、格列酮类
可单独或与其他降糖药物合用治疗2型糖尿病,尤其是肥胖、胰岛素抵抗明显者。常用药物有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体重增加和水肿是常见副作用,在与胰岛素合用时更加明显。不宜用于1型糖尿病、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有心力衰竭【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以上】、活动性肝病或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2.5倍以及严重骨质疏松和骨折病史的病人应禁用。现有或既往有膀胱癌病史的病人或存在不明原因肉眼血尿的病人禁用吡格列酮。
5、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GI)
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成分,或空腹血糖正常(或不太高)而餐后血糖明显升高者。常用的有阿卡波糖、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AGI应在进食第一口食物后立即服用。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如腹胀、排气增多或腹泻。不宜用于有胃肠功能紊乱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肠道吸收甚微,通常无全身毒性反应,但肝、肾功能不全者仍应慎用。
6、胰岛素(皮下注射)
是控制高血糖的重要和有效手段。在药物控制不佳或有服药禁忌时,选用胰岛素降血糖。
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二甲双胍、罗格列酮、吡格列酮、阿卡波糖、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胰岛素
预后
短时间、一次性的高血糖对人体无严重损害。长期的高血糖会使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发生病变,导致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预后不好。
1、糖、脂肪、蛋白质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三大基础物质,高血糖导致糖代谢紊乱,打破了系统代谢平衡,容易引发脂代谢紊乱,致使整个代谢系统出现异常。
2、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及神经,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周围神经病变。
3、高血糖状态下,葡萄糖不能够很好地被机体吸收利用,而从尿中大量丢失,机体会通过分解脂肪、蛋白质来提供能量,容易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
4、高血糖时由于大量葡萄糖随尿排泄,可引起渗透性利尿;且多尿能带走体内的电解质,导致水、电解质紊乱。
1、由于短期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造成血糖的暂时升高,在休息、情绪平稳后,血糖会逐渐恢复正常。
2、若由于疾病因素引起的血糖升高,一般不会自愈,需进行有效的干预。
日常
1、患者可能会因多饮、多尿等不适,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等情况,家属应给予患者一些安慰与陪伴,消除患者的顾虑。
2、患者自身应正确对待高血糖,不要恐惧,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1、平时应注意锻炼,可选择慢跑、太极、瑜伽、骑车、游泳等中低强度有氧运动。
2、注意个人卫生,要勤洗澡,勤换衣裤。保持皮肤清洁,尤其是要保持外阴部清洁,避免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3、平时要保持居室空气流通,在感冒流行期间,减少外出,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外出时应戴上口罩,并注意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注意体重变化情况,观察饮水及小便情况,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如血糖持续升高或出现其他新的症状,需及时治疗。以下介绍高血糖患者自测血糖的方法:
1、自测血糖最佳时间
(1)空腹血糖:指隔夜空腹8~12小时,早餐前采血测定的血糖值,时间最好在早晨6~8点,超过12小时的“超空腹”状态也会影响监测结果。
(2)餐前血糖:指早、中、晚餐前测定的血糖值。
(3)餐后2小时血糖:指早、中、晚餐后2小时测定的血糖。
(4)随机血糖:指在一天中任意时间测定的血糖,如睡前、夜间等。
2、自测血糖的频率
(1)自测血糖的频率,可以和医生商量后决定。
(2)当近期血糖常常偏高时,应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它们能较准确地反映出血糖升高的水平。
(3)当近期经常出现低血糖时,最好注意监测餐前血糖和夜间血糖。
(4)尝试间隔一段时间,在某一日的不同时间段测量血糖4~6次,以了解一天24小时中血糖的变化规律。
(5)对于血糖控制较稳定的患者,血糖监测的间隔可以稍长。
(6)但对近期血糖波动较大的人,或出现生病、手术、运动、外出、饮酒等各种生活应激情况的患者,应增加血糖监测频率。
3、具体操作方法
(1)调整血糖仪的代码使其与现在使用的试纸的代码相同,注意不同时间购买的试纸有不同的代码,所以必须先调整血糖仪的代码。
(2)洗手,用酒精消毒采血的手指,等酒精自然干。
(3)手臂下垂约30秒,以便使血液充分流到手指。
(4)将采血针头装入刺指笔中,根据手指皮肤厚度选择穿刺深度,刺破手指取适量血。
(5)待血糖仪指示取血后,将血滴在血糖试纸指示孔上。
(6)把血糖试纸插入血糖仪中,注意有的血糖仪需先将试纸插入血糖仪中,再将血滴在试纸上。
(7)数秒或数十秒钟之后,从血糖仪上读出血糖值。
(8)在记录本上记录下血糖值和监测时间。
饮食
1、饮食应多样化、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合理控制总热量。
2、主食一般以米、面为主,但也要注意粗细搭配,如燕麦、麦片、玉米面等,因为这些食物中有较多的矿物质、维生素,又富含膳食纤维,对控制血糖有利。
3、保证蛋白质的摄入。高血糖患者的蛋白质来源,大豆及其豆制品为好。一方面,其所含蛋白质量多质好;另一方面,其不含胆固醇,具有降脂作用,故可代替部分动物性食品。
4、因为进食量减少可引起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供应不足,故宜多吃些新鲜蔬菜。
1、不吃油煎、炸、油酥类油脂高的食物。
2、应少吃或不吃水果。因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糖类,并且主要是葡萄糖、蔗糖、淀粉,食后消化吸收的速度快,可导致血糖迅速升高,对高血糖患者不利。
3、不宜吃能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如白糖、红糖、冰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甜饮料、果酱、冰淇淋、甜饼干、蛋糕、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
4、蛋黄和动物内脏如肝、脑、腰等含胆固醇相当高,应尽量少吃或不吃。
5、不宜吃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食物,如马铃薯、山药、藕、蒜苗、胡萝卜等。
6、不宜吃能使血脂升高的食物,如牛油、羊油、猪油、黄油、奶油、肥肉等。
7、不宜吸烟、饮酒。
预防
1、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量运动、维持合理的体重。
2、合理饮食,避免过甜或过咸饮食,戒烟限酒。
3、学会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4、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胰岛β细胞瘤、嗜铬细胞瘤等。
5、定期进行血糖的监测,发现异常者及时就医。标签: